17/06/2022
林嘉欣個展「Take Care You 好好聊療」:在瓦礫中尋找失落的身分,讓微醺的回憶修補殘破的裂痕
林靖風 Cyrus Lamprecht
林靖風 Cyrus Lamprecht
荒謬主義作家及TEDx講者、Central Saint Martins藝術理論及哲學系研究碩士,曾在倫敦Tate Modern及亞洲各地藝術展覽展出多媒體(雕塑、裝置、表演及攝影)作品,創作主題圍繞於孤獨與存在的命題。近期散文、小說及詩詞作品散見於「*CUP」、「虛詞」及「好集慣」等文學平台。
Instagram:@cyrus_lamprecht夢囈之上
隔週四更新
在瓦礫中尋找失落的身分,讓微醺的回憶修補殘破的裂痕。不曾經過燒製的陶泥易於破碎,其中脆弱的特質讓香港藝術家林嘉欣,反思著生命中的一種多變的可塑性。她於兩年前投入了陶瓷藝術的創作,在全新的北角公共藝術空間「油街實現」舉辦了首個陶瓷裝置藝術展覽「Take Care You 好好聊療」。空間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段記錄表演者打破超過2500個生坯飯碗的短片、由碎片堆砌而成的雕塑作品及經過高溫燒窯的陶瓷凳,展示著一段破碎與重組的過程──在虛幻與現實之間流離。
慢慢拼湊的四不像
在臺灣歌手齊秦所演唱的歌曲「夜夜夜夜」中,熊天平填寫了以下的歌詞:「慢慢的拼湊/慢慢的拼湊/拼湊成一個完全不屬於真正的我」,彷彿在呼應林嘉欣於展覽中所呈現一種的無力感。在五分鐘的短片中,藝術家聯同表演者翟凱泰、甄詠蓓及江駿傑,重組著眼前生坯飯碗被打破的過程。表演者手執著飯碗,在一些帶有戰慄感的音樂伴隨下到處遊走,有時候他們還會把飯碗的邊緣貼於唇上,似是在試探嘴唇會否被割破而淌下鮮血的可能。每一位表演者在短片的後段,把飯碗反覆地摔在地上,並作出無聲的呐喊,地上亦因而滿佈碎片。在飯碗都摔破了以後,畫面上瀰漫著塵埃;
丹麥哲學家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曾在「恐懼和戰慄」(Frygt og Bæven)中論述:「他(老兵)的心依然年輕,不會忘記那些曾經使他經受鍛鍊的恐懼和戰慄,這些恐懼和戰慄儘管成年人可以控制,卻沒有人可以完全克服──除非他得以抓住最早的機會去進一步追求。」人們在社會中不斷拾起碎片往身上拼湊,從而想要堆砌出一個自己想要的身分。然而在急於成長的旅途中,我們都會因為眼前的利益而成為了一個四不像。「失去」並不可怕,失去了「失去」的慾望才是生命的盡頭。
自由與空虛
由生坯飯碗堆砌而成的裝置作品,彷彿只要從中取出了一塊碎片,就會讓整座山丘倒陷。縈繞著裝置的是一系列經過燒窯和上釉的陶瓷凳,讓在場的觀賞者坐下欣賞展覽。凳子上以手捏製的孔洞與碎片之間形成的縫隙是不一樣的,前者充滿著自由,後者則充滿著空虛。人們為自己的身分築建一個堅韌的軀殼,但是在某一些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以後,一個無由的空洞就隨之出現了。在本來平滑的外表上,浮現了斑駁的圖案。每一個人被拋擲到社會以後都想要被牢牢包圍著,從最初出生的時候被冷冰的毛巾所擁抱著,到習慣了由父母、伴侶及朋友所傳來的和煦體溫,人們所渴求的或許都只是一份與生俱來的安全感。
溫柔的孤獨
林嘉欣把生坯碎片帶回工作室為它們賦予新生,重新捏製成可以讓在場觀賞者「領養」的陶瓷飯碗。一些因為無形的壓力而破碎了的自我,似是得到了一次重生的機會。臺灣唱作人李宗盛在歌曲「山丘」中寫下:「命運的左右/不自量力地還手/直至死方休」,人們天生的孤獨感讓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彷彿孤獨在命運的左右下演化為一個詛咒。我們在反抗荒謬的時候,偶爾遇上了同樣被孤獨所折磨著的人。在那一刻我們才驀然發現,原來孤獨也不過是一種溫柔的語言,
*「Take Care You 好好聊療」展覽已於6月12日結束。「油街實現」的玻璃屋空間現正展出音樂藝術家江逸天的作品「海海海」,同場仍有林嘉欣所捏製的陶瓷凳和短片在空間內的展示櫃展出。
江逸天個展:「海海海」
日期:2022 年 6月13日 至 6月26日
時間:14:00—20:00 (星期一)、10:00—20:00 (星期二至日)
地點:油街實現 香港北角油街 12 號
查詢:https://www.lcsd.gov.hk/CE/Museum/APO/zh_TW/web/apo/our_living_library.html
參考文獻
李宗盛(2013)。《山丘》。臺灣:相信音樂。
張卓娟(譯)(2017)。《恐懼與戰慄》(頁5)(原作者:Søren Kierkegaard)。香港:商務印書館。(原作出版年:1843)
齊秦(1996)。《絲路》。臺灣:上華唱片。
【你點睇】卓林普經優才計劃成為香港居民,桌總冀當局放寬16歲以下青少年進入桌球室限制助年輕人接觸桌球,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