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2/2023
室內設計與心理學:一種互相影響的微妙關係,在實用以外滿足情感上的追求
陳丞軒 Keith Chan
陳丞軒 Keith Chan
生於八十年代,土生土長的室內設計師。在香港讀設計,在香港做設計,在香港教設計。
現為Hintegro Design 和 HINT. 選物店的主理人。以設計作為橋樑,助學生多角度看世界;以設計作為語言,讓人發掘隱藏於生活中的美學。
寫設計
逢周二更新
室內設計和心理學,好像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範疇,但細心研究便會發現兩者其實互有關聯,設計會影響人的心情,而適當的設計可幫助我們達至平和的情緒。早前我們便舉辦了一場關於心理學與設計的講座,講座請到兒童心理學家 Dr. Hennis Tse 與我們對談。話說我和Hennis 相識於為他設計家居,及後又為他設計兩間兒童評估及治療中心,從此便成為十年的朋友了。
設計從了解開始……
Hennis 回憶道:「記得與 Keith 初次會面,他沒有像一般設計師把我當成客人,反而是透過傾偈去了解我的個性、生活習慣,過程感覺輕鬆、愉快,就像剛認識的朋友開懷聊天一樣。」我總覺得室內設計與心理學有點相似,與客人會面時,我喜歡透徹了解他們的細節,包括他們的工作、興趣、家人的生活習慣……有時問題會很深入,例如兩夫婦哪個睡左邊、哪個睡右邊等等,因為愈問得仔細,設計便愈準確,愈能夠無縫配合他們的生活細節。客人最初或許不太願意透露太多,但只要破冰之後,他們便願意和我敞開心扉。
盛載情感的設計
就像 Hennis 的家,他和太太和兩個兒子從加拿大回流香港,「我們十年前回流香港是為了照顧香港的家人,但我亦希望顧及太太和孩子對加拿大的思念,所以我和 Keith 商量過後,便在新居設計一個火爐,藉以將加拿大的情感與香港的家連繫。雖然香港的家沒有煙囪,不能裝真火爐,但這個假火爐卻盛載著我們一家人獨特的情感。」Hennis 滿意的說。我常認為室內設計除了講求實用之外,較進一步若能滿足客人情感上的追求,便來得更有意義。這十年的每個聖誕節,謝太總風雨不改地傳來火爐旁佈置聖誕樹的照片,這些窩心的記掛,就是我鍾情室內設計、特別是住宅設計的原因;細心一想,其實這與心理學上的理論亦不謀而合。
柔和氣氛 營造安全感
設計住宅之後,就是 Hennis 的兩間兒童評估及治療中心,對於中心的設計 Hennis有著清晰的想法,「因為有些 patients 可能會比較 emotional,而家長或會帶著緊張的情緒來求助,所以我希望中心不像辦公室或者醫院,最好是氣氛輕鬆,讓家長和小朋友都不會感到有壓力,可舒服地表達和分享感受 。」因此我們以柔和而明亮的設計作為背景,淺色橡木、pastel 的用色,還有流動的線條,予人放鬆、舒服的感覺。另外,每間房的門上都開有一扇小窗,讓心理學家可留意到小朋友在房內的情況,確保小朋友的安全。
在基本的氣氛之外,我們又在不同功能的房間裝設特別的設施,例如一些房間內設有恍如「樹窿」的裝置,讓有特別需要的小朋友,有一個充滿安全感的空間,可以躲進去平伏情緒。而我之所以有這個構思,是因為我本身鍾意駕車,在這個完全自我的小小空間之中,我可以聽著喜歡的音樂,享受寧靜的瞬間,而不會被外在的人或事打擾,讓我可以放空一天緊張的思緒,而這個「樹窿」的設計就是這樣引申出來。
我們常認為室內設計是指特定某一個靜止的空間,而其實這個「空間」也可是移動的,甚至是與外在的空間有聯繫,內在、外在的設計與環境,都有著密切的關係,人在室內往往會被窗外的事物所影響,往往我們未必會察覺到。這亦引申到一些看似遙不可及的理論,例如設計和心理學,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冇嘢唔關設計事,冇嘢唔關心理學事。」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