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2016

人血饅頭的啟示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今天介紹中國文豪魯迅的一段話:

 

  「會覺得死屍的沉重,不願抱持的民族裡,先烈的『死』是後人『生』的唯一靈藥,但倘在不再覺得沉重的民族裡,卻不過是壓得一同淪滅的東西。」

 

  魯迅這段話似乎有點難懂。也許我們可以從他的小說《藥》看到端倪。

 

  《藥》寫於1919年。作者以1907年民主革命家秋瑾起義為小說的立意。革命者流血犧牲,無知百姓華老栓為了給兒子治癆病而花錢買刑場上沾滿鮮血的人血饅頭。茶館中人對革命者無知和冷漠,對劊子手康大叔畢恭畢敬;對革命者挨牢頭打,幸災樂禍;革命者對牢頭說「可憐可憐」,茶館中人的回應是「打了這種東西,有什麼可憐呢?」後來知道他說的是牢頭「可憐」,於是紛紛說「瘋了」。

 

  革命者為救國救民被殺害,民眾麻木不仁。他們的鮮血反被迷信的百姓買來做人血饅頭去醫治癆病。

 

  因此,魯迅認為,先烈的犧牲,必須是民眾覺得死屍沉重、不願抱持才有意義,這樣的死才會帶給後人生的救贖。如果是愚昧無知冷漠殘酷的民族,先烈的犧牲他們不覺得沉重,反而搶着去買犧牲者受刑時沾上人血的饅頭去治病。《藥》的終局是墳場上兩座並排的墳:革命者的墳和吃了他的人血饅頭而沒有把病治愈的華小栓的墳。革命者與不覺得死屍沉重的民眾都被「壓得一同淪滅」了。

 

  魯迅這段話的深意是,必須喚醒民眾,使他們擺脫無知與冷漠,這樣烈士的犧牲才會換來民族的救贖。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