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7/2015
要樓契好過要沙紙 溝女易好多?
平時貪玩,愛晚回家的我,為免被屋企人投訴,family day都要扮扮乖一齊去飲茶。機不離手的習慣無論去到哪裏都戒不掉,正當我和昨晚新識的對象WhatsApp flirt幾句,隔離枱一對父子的對話卻直入耳中。
「如果當年冇俾錢你去澳洲讀張degree,筆錢今日都夠你做首期啦!」
旁邊的兒子低頭無語,作為阿爸的繼續發表偉論。
「你話要張『沙紙』定樓契有用啲啦?!你同人講有層樓,唔止威,連啲女都自己埋嚟啊!」
這段對話實在讓本來是低頭族的我,忍不住抬起頭目瞪口呆,要張樓契好過要「沙紙」?有層樓會令「啲女都自己埋嚟」,這個理論真有趣!
供得起子女去澳洲讀張degree,想必至少是中產家庭,他們不就是相當重視教育,亦要求子女至少要有大學學歷的一群嗎?是現在上車的壓力太大,有樓就是成就,還是作為父母的都漸漸覺得「沙紙」不及一張樓契?
我爸聽到那段對話,忍不住取笑我一番:「難怪你都無仔埋身,你會唔會後悔拎咗啲錢去讀大學,宜家都未有首期上車?」
根據如此理論,未轉三三四前,在香港讀三年大學的學費,夠買一個車位,現時市值約80萬;去外國留學的學費,足夠俾層樓的首期,甚至一半有餘。間樓位於哪一區,實用面積有多大?都不重要,至少說「我-有-層-樓」的時候,應該幾威風兼有面子。
在香港或外國讀個degree,畢業後的起薪點只是萬幾元,存百萬首期?談何容易!如果我當年志不在一張「沙紙」,勇敢地對大學說「不」,今時今日二十幾歲的我,早就在田土廳有名,當上年輕的包租婆,然後坐著等「啲仔搶住埋嚟」!又何需現在捱住地生活,無首期、無樓,又無仔,唉!
到底是不是現在的社會有種病態 - 上車是唯一目標,有層樓就代表成功人生,就連作為父母都會覺得有錢做首期好過供讀一個大學學位,更能吸引對象的好條件?無可否認,在現實的社會,強而有力的經濟條件確是較易得到異性的青睞,茶樓的那位父親所言也不是毫無根據,有層樓,隨時傲視同群,溝女怎會不更順風順水?!
家人的供書教學,遠比給我首期上車,更有意思。如果有樓,會是對方看上我的一大原因,那你容許我繼續單身吧,這種對象你送我10個,我都「食唔落」。人品性格、見識內涵、一些在大學得到或人生中的體驗,都可以是對方欣賞你、喜歡你的特質,但絕不是手上一層「成功靠父幹」的樓。
首期,要儲都要儲,但作為一個在社會工作年資不多,未到三十而立的人,靠自己而未存到首期,我不會對自己太嚴苛。首期我是未有,樓,我現在都無,但只要肯努力,不揮霍,這刻我沒有,不代表將來沒有。
然而,有些事情當年不做,以後就不會再做。18、20,很應該感受快樂的大學生活,在library埋頭苦幹、上莊、住hall、拍拖、exchange、去外國留學、體驗生活,了解到世界之大,好好享受步進花花世界前的美好時光。
為了一份首期,而放棄一張「沙紙」,錯過的不是一個讀書的機會,更是一段年少輕狂的青春歲月。將來有多幾層樓在手,花再多的錢都不能回頭的,一段值得享受和追逐的快樂,是一份首期能取代的嗎?
讀書時期有家人的支持,我只需要專心升學,無需為學費而擔憂。畢業後,走進社會,當人人都覺得上車才是人生的偉大里程碑,我反而沒想太多,既然錢已花在學位上,我不會奢求屋企再送上一份首期。
我不知道隔離枱的兒子會不會認同他父親的一番理論,但問題是,如果我不讀大學,我也不好意思要家人出首期買樓啊!
我笑著回爸爸的話:「首期或大學,再揀,我都會揀讀大學。」
家人的無條件供書教學,是人生的一份祝福。首期,就自己努力吧!
【你點睇】卓林普經優才計劃成為香港居民,桌總冀當局放寬16歲以下青少年進入卓球室限制助年輕人接觸桌球,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