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2018
【美食網紅】紅過《美女廚房》!日本《迷你廚房》半年達1億月流量
Jimmy Leung
Jimmy Leung
私募基金負責人,擅長結合傳統經濟及互聯網、管理業務分別在倫敦、矽谷,香港。涉及房地產、互聯網及跨境電商等產業,與多國實業家、創業家、天使投資等擁有廣大的人脈。行事低調,口頭禪是最好你搵我唔到。
改朝換代Digital
本欄逢周一更新
美國最大的美食頻道之一Tastemade,月中宣佈獲得了E輪融資,投資方來自高盛資本、亞馬遜等。金額不算太多,才3500萬美元(D輪融資為4000萬美元),但距離上次融資已經過了快三年。也正是在這三年,Tastemade愈來愈像Netflix,一個垂直領域的美食頻道。
這三年時間,正好趕上了幾個平台如YouTube、Facebook、Snapchat和Instagram發力原創節目的三年,每個平台推出新功能,Tastemade便迅速入駐,適配平台的新功能屬性,成為第一批嘗到甜頭的媒體。
Tastemade成立於2012年,由來自傳統媒體Demand Media的三位媒體人一手打造,起初就是在美食領域深耕,成立的一年內,在YouTube上從零做到了美食垂類第一名,2013年就完成了2輪融資,繼續在美食領域狂奔。全球的專業製作團隊量化生產美食製作視頻。
在2015年,Tastemade只有洛杉磯和聖保羅兩間工作室,三年後已經開了8個全球工作室。不僅新開了倫敦、東京等6個海外辦公室,也正式從美食垂類媒體發展為生活方式媒體,內容形式從教學短視頻到綜藝、紀錄片等,商業贊助上也新增了電商、訂閱制等形式。儘管和Netflix實力懸殊,但也開發了8種語言,月流量達到2億5000萬。一般一日內拍攝7條視頻,每條視頻配備6名剪接師,力求視頻風格和每一個節目類型、每一個平台特點,比如在Snapchat上的垂直屏幕,在Live上的直播。
從畫面上看,各地的視頻都保持了統一色調,乾淨、明亮,這大概是工廠式生產的好處,給粉絲穩定的期待,即使沒有驚喜,但也不至於嚇死。
2016年Facebook推出直播服務Live,Tastemade作為唯一一家美食媒體,簽約費用100萬美元,一個月內生產100條視頻,包括食譜教學、達人烹飪、旅遊節目和一些新的定制直播,視頻長度在10-60分鐘之間。而這些直播節目,也可以通過二次剪輯和製作分發到YouTube和Snapchat。
咁點揾錢?當然是靠不務正業的商業模式。
早期的Tastemade,以廣告贊助為主。如Facebook Live簽訂的100萬美元版權費。除廣告和版權外,Tastemade開發了一條電商線,除了賣廚具,也售賣廚房用品、旅遊、家居、收納等生活方式產品,推出邊看邊買服務。除此外,線下店、實體書等業務也被納入了Tastemade的盈利模式,每一種都大有可為,能夠做全球的生意。
美食節目從來不乏市場,例如早年的「舌尖上的中國」、蘇絲黃系列、鼎爺、美女廚房、男女廚神、烹飪達人更強調個人化性格,不少坐擁百萬甚至千萬粉絲,廣告和電商都極具號召力,Tastemade成立之前,在法國、日本和德國等地尋找美食網紅,即Tastemaker,他們本身已有不少粉絲,瞭解當地文化,無論是內容產出還是變錢能力,這些KOL都很難複製。
在日本,Tastemade除了揾網紅幫手,更找來5名瞭解日本市場的Producer,對內容等進行當地語系化,製作日本觀眾喜歡的、適合Twitter平台的視頻,甚至開發了招牌節目《迷你廚房》的當地語系化版,半年左右就達成了月流量1億的成績。
不過從長遠來看,和大製作的Netflix、Amazon長短視頻劇集、電影不同,美食節目注定要走上一條更加艱辛的道路,而想要把短視頻做成大生意則更加難上加難,節目類型必須多元化、管道必須是多平台、營收方式多樣化以及覆蓋更多國際人群。
夾縫中求生存,Tastemade的當下或許是香港美食視頻的未來寫照。
【你點睇?】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學者倡問責官員減薪並削減公務員編制,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