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2/06/2024

日航展現「90秒的奇蹟」疏散全機乘客!關鍵之最不在於速度?這套思路怎樣用在商場決策上?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Jimmy Leung

    Jimmy Leung

    私募基金負責人,擅長結合傳統經濟及互聯網、管理業務分別在倫敦、矽谷,香港。涉及房地產、互聯網及跨境電商等產業,與多國實業家、創業家、天使投資等擁有廣大的人脈。行事低調,口頭禪是最好你搵我唔到。

    改朝換代Digital

    本欄逢周一更新

  今年初,有一架日本航空的飛機在降落東京羽田機場時,因為擦撞海上保安廳飛機,隨後在跑道上起火燃燒。

 

  本是一場不幸的事故,但在各國媒體筆下,這起事件卻有了一個更值得討論的新名字:90秒的奇蹟。該日航班機上379人全員逃生成功,日本媒體指出,乘客能夠順利逃生,歸功於機組員每年一次的「90秒準則」訓練。

 

  這個名字從何而來?

 

 

  飛機失事要掌握「90秒準則」逃生,原因是90秒後生存機率會大幅下降,像是機艙內產生濃煙,甚至機艙可能爆炸,因此乘客應聽從空服員指示,快速逃生。

 

  原來,一場火災大約在90秒內就能燒透機身。因此,從飛機落水或著陸開始,機組人員必須把握黃金90秒,從各自崗位做出專業判斷,才能用最快速度完成疏散。

 

  從飛機著陸,到乘客全部被安全送到安全地帶,這群令人尊敬的空中服務員,簡直是服務業的滿分。

 

 

  透過乘客拍攝的影片內容,可看出當時的機上其實一片混亂,還沒著陸,窗外就已經出現火光和白煙,連廣播系統都壞了。然而,空服員卻冷靜拿出擴音器,不斷重複著No baggage, No high heel shoes, Form into two lines jump jump、直到所有乘客都逃出機艙,空服員確認清倉才會離開飛機,飛機停妥後,空服員更做出精準判斷——8個逃生門中,僅有3個門的位置是可以安全開啟的。他們迅速引導乘客前往這3個門,直到最後一名客人下機,才殿後撤離。

 

  除了機組人員的專業,旅客素質及是否聽從指令,也攸關逃生速度。

 

 

  所謂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做任何事都仰賴準備的功夫,而準備的功夫中也包括了應變計畫。

 

  日本航空每年都會有至少一次「90秒疏散」的訓練,這架日航班機幾乎全滿,能夠平安疏散成功,歸功於所有機組人員和乘客的冷靜行動。

 

  「90秒準則」最最關鍵的是釐清目標,找到「最需要做」的事,不做無謂的事。

 

 

  簡報開場若在前90秒失去聽眾,很可能一路輸到底,絕對沒有第二次機會修補第一印象。

 

  真正做到位的是用減法,勇敢丟掉不需要的,但「加法跟減法有時候不是技術問題,涉及到策略與組織架構,最大的問題是,要由誰拍板拿掉功能?」

 

  例如,要做一個App,要放上哪些功能?一條一條的寫在便利貼上,接著將這些功能分門別類,再標出哪些功能是「必要」,哪些是「其次」、哪些「可有可無」,並聚焦在開發「為用戶創造最大價值」的功能上。

 

 

  公司有拍板權力的,其實就是顧客。其實組織滿扁平化,細微的調整由各組人馬自行決定,若要大更動,判斷的基準就是,此舉能不能讓客戶留下來,且讓他創造更多的交易。

 

  「90秒準則」思維重點,不在「做多少事」,而是「做這件事能帶來多少價值。」

 

  雖然傳統產業有很多人來做Agile Development(敏捷式開發),但真正投入資源到實際執行仍還有一段路。

 

  這些工作方法,聽起來都很簡單,但實際操作又是另外一回事。並不是強調快,而是反應改變,而且至少要花一年以上才能看見成效。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