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2
環保元素結合智慧構思,建設綠色城市!為香港打造「一刻鐘生活圈」可行嗎?
鄧淑明
鄧淑明
鄧淑明博士,榮譽勳章,太平紳士,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客席教授,香港土生土長培育的資訊科技界企業家。鄧博士於九十年代創辦 Esri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專門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IS)軟件和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鄧博士也是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主席。除了GIS本業,鄧博士對ICT行業、電子健康、環境保育、初創企業及智慧城市等經常提出建議,並積極參與多個政府及民間組織,致力促進香港科技及社會事務發展。
鄧博士的卓越成就和貢獻廣受認同,並獲多項榮譽,包括:香港大學2009年理學院傑出校友、2006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香港美國商會2004年「最具影響力女性獎–年度傑出女青」及2001年香港十大傑出數碼青年等。
智慧城市5.0
近年來,世界很多城市都倡議「一刻鐘生活圈」,在香港又是否可行?
「一刻鐘生活圈」意即在15分鐘(也有地方定為20分鐘)之內可以上班、上學,以及解決基本生活所需。由來自不同國家、近100個城市市長組成的「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提出其核心原則,包括:生活所需——社區內的居民都能方便地購物和獲取服務,特別是新鮮食品和醫療保健;社區共融——應包含公私營不同的住屋種類、大小和價格,以容納多種類型的家庭,使更多人能住近工作地點;綠色空間——公園等綠色空間,是每個社區不可或缺的;職住平衡——綜合小型工商業、零售和酒店業應共存,讓更多人可在家附近或遙距工作。
彭博新聞社以「烏托邦」來形容這個便民生活圈的構想,其實很有道理。例如巴黎市長伊達爾戈(Anne Hidalgo)提出的「超近距離」計劃,讓當地市民在15分鐘的步行或騎單車之距離內,抵達日常生活中需到的地方,包括雜貨店、辦公室、公園、學校、咖啡店、健身室或醫院診所。她擴闊了行人道和單車徑,到2024年,每條街道和橋樑上會安裝一條單車徑,並會減少6萬個私家車泊位,以轉作如共享工作間;同時,又會在學校操場上建設小型公園,在上學時間以外對外開放,以解決公共綠色空間不足的問題。整個計劃不但方便市民日常,還符合環保意識。
內地這兩年來也積極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去年7月開始,分兩批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80個試點,共推動建設超過1,000個一刻鐘生活圈,覆蓋2,000多個社區、服務2,300多萬居民;當局計劃到2025年,通過打造「百城千圈」,建設一批「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規範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的城市便民生活圈」。據央視網報道,首批試點地區居民的綜合滿意度達93%。
至於香港,目前仍未有變身成一刻鐘生活圈的條件,因為這樣的社區講求生活和工作之平衡,自給自足,而非目前香港以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等功能劃分的規劃思維;其次,在這種小區便民生活模式中,行人和單車應該扮演重要的角色,跟現實中行人和單車爭路的情況截然不同。
話雖如此,當局在規劃新發展區時,如能夠融合減排和增強職住平衡元素,為市民提供方便舒適的生活條件,實現一刻鐘生活圈絕並非不可能。例如當局在可先在「智能道路網」(Intelligent Road Network,IRN)中也涵蓋單車徑,變成「一站式公共交通、駕駛、單車及步行路線」;同時,單車徑地圖也可從使用私營企業的版本,改為地政總署的專業版本,而且附上應用編程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方便初創企業將資訊納入出行應用程式中;然後,逐漸在規劃新界道路時擴闊安全島,減少單車和行人爭路的情況,並增設單車泊位和加強管理,以善用單車徑這個運輸基建。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誠然,為實現碳中和的願景,《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已聚焦於「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以及「全民減廢」四大策略和目標。當中「節能綠建」、「綠色運輸」便可以透過城市規劃以助實踐。期望業界能夠採用破格思維,把環保的元素結合智慧的構思,為市民建設一個既便民又宜居的綠色城市。
【你點睇?】2024年國際外交上,誰是最大贏家?誰是最大輸家?►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