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0/06/2024

【FOCUS】力挺「硬科技」上市,顯國家戰略考量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當英偉達市值突破3.34萬億美元「富可敵國」,威震A股的「茅王」,股價短短一個多月卻累計下挫15%,市值蒸發幾乎相當於中芯國際加京東方的總和。被外媒稱為「Firewater」的茅台驟然跌落神壇,中證監最新發布「科創板八條」,力挺「硬科技」企業上市,時點猶耐人尋味。

 

大國重器靠新質生產力

 

  從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最大的政治」;到1月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強調,「必須牢記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再到5月企業與專家座談會上,最高層詢問「我們的獨角獸企業新增數下降的主因是甚麼?」無不顯示當前最熱話題的「新質生產力」,已成最高國家戰略。

 

【FOCUS】力挺「硬科技」上市,顯國家戰略考量

發展「新質生產力」,已成最高國家戰略。


  就在中證監借科創板推出5周年之際,公布《深化科創板改革,服務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項措施(科創板八條)》的同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副部長Alan Estevez正計劃出訪荷蘭和日本,要求半導體設備製造商ASML及Tokyo Electron對中國施加新的限制,中國晶片大廠被指借這些設備製造DRAM並堆疊為HBM晶片,用於訓練AI大模型。

 

  此印證了最高層所指,「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裏」,而「科創板八條」提及的強化科創板「硬科技」定位,優先支持具關鍵核心技術的優質未盈利「硬科技」企業上市,就是以資本市場力挺自主創新。

 

缺原創性、顛覆性創新

 

  在「科創板八條」揭盅之前,財政部上月底已牽頭四大行等19名股東,成立3340億元人幣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第三期;另有數據顯示,寧德時代、上汽、京東方、TCL、比亞迪、中芯國際等,去年在獲得政府補貼的金額方面名列前茅。

 

【FOCUS】力挺「硬科技」上市,顯國家戰略考量

英偉達股價過去5年漲逾34倍,讓一眾科創板公司望塵莫及。


  儘管如此,有中國版納斯達克之稱的科創板,走勢顯著落後於迭創新高的納指,不單科創50指數較2021年中時的最高峰腰斬,573間公司的總市值不到6萬億,走勢最好的公司股價亦僅五倍多漲幅。原因除了投資門檻,最根本恐仍是缺乏原創性、顛覆性創新,背後或因中國的R&D投入只有一小部分用於基礎研究(大部分為實驗研究)。

 

  不過,中國在清潔能源、量子技術、材料科學等領域佔據世界前沿地位,去年發表的高影響力論文數量已超過美國和歐盟的總和。可以預期的是,當新質生產力牽涉地緣政治、經濟、軍事優勢的競賽,以資本市場、併購重組等金融工具支持基礎研究和技術轉化,英偉達式的奇跡或不太遠。

【你點睇】機場日前電腦系統故障,航班資料僅靠手寫白板,有旅客錯過航班感到失望,你認為機場處理手法是否妥當?►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