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2024
中國的債務並不構成重大危機
西方政客及媒體唱衰中國經濟不是新鮮之事,近年他們的一條戰線是誇大中國的債務問題,意慾使人感到中國政府及社會皆欠債纍纍,無力償還,經濟崩潰可期。但若看他們的論述,除了數據誤導外,亦反映他們在經濟概念及中國國情的掌握上犯了一系列的錯誤。
近月人民銀行新任行長潘功勝對中國債務問題,有權威性的釐清。其實只要檢視人民銀行定期發布的統計數據,也可對了解中國債務的實況大有益處。不是說中國完全沒有債務問題,而是西方媒體所言,似是病入膏肓之人反而對患上普通感冒之人指手劃腳,說他們快要死了。
中國政府債 與美性質大不同
先弄清一些事實。債務有分政府債與民間債務,兩者要分別討論。政府總共欠債多少,要先看看用甚麼口徑,即包括甚麼在內。例如新加坡政府的欠債率極高,2022年達GDP的167.8%,但我們並不用太理會新加坡政府會否爆煲,原因是新加坡有中央公積金,政府把源源不絕的公積金借入,用以投資賺取回報,再支付公積金的利息。又例如香港金管局發行了1.25萬億港元的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佔了香港GDP差不多近半,但此種債務是用來調節金融市場的,隨時有力還債,不會構成金融危機。
中國政府債務只佔GDP的50%,遠低於美國及日本。(iStock)
中國2023年11月,據人民銀行的資料及國際貨幣基金的口徑,政府共發行了60.6萬億元人民幣的債務,佔2022年GDP的50%。這筆債中,中央政府的欠債約25萬億元人民幣(佔GDP的21%),地方政府約欠35萬億元人民幣(GDP的29%)。這是否危險?可作一些跨國比較。美國聯邦政府欠債28.75萬億美元,地方政府欠3.26萬億美元,共32.01萬億美元,佔2022年GDP的124.8%,遠高於中國的50%。若是與日本政府欠債等於GDP的241%相比,中國仍未夠資格被稱為高欠債國。
項目投資回報比例 需關注
上文提過,不同口徑定義的欠債可得到不同結果。若用最寬的口徑,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或許大至GDP的87%,這樣一來,中央加上地方政府的欠債便高達GDP的108%,似可與美國爭鋒。這種比較也是誤導的。中國地方政府的欠債與美國聯邦政府的欠債性質上頗有不同,中國地方政府借來的錢大多用於投資建設,有實物支持,將來也可帶來回報,若回報夠高,借得愈多愈好。美國聯邦政府的不同,它借來的錢是要應付今天的消費開支,用掉了便沒有了,借得太多,容易無力償還。兩者的差別,不可不察。
這並不表示地方政府債的高企可以完全不管。過去十多年,地方政府財政上失去不少自主權,富裕省份的收入,不少要上繳,支持中央及低收入省份。收入被取走一部分,開支卻不易減少,地方政府的開支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它們在基建等公益事業上有大量投資,有些回報不是太好,例如在荒山野嶺上開路,要很久才有收益。有些則人民得到方便,經濟得到開發,社會回報很高,但政府本身並不一定能收取到多少收益,那麼從政府的角度看,便是入不敷支,要虧本了。
地方政府開支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值得留意。(iStock)
另一些則不但社會回報高,政府也可收回足夠的資金,不用虧損,這當然是較理想的情況。香港填海造地不但能帶來龐大的社會收益,政府靠賣地取得的資金,亦可合理估計超過建設成本,正是此種社會與政府回報皆不錯的例子。但內地未必每個項目都能達此標準,如何保證政府自己能在投資項目上取回付出的成本,亟需關注。
除了政府欠債外,尚有民間欠債。據人民銀行數據,2023年11月中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是365.77萬億元人民幣,減去了60.6萬元億人民幣政府債券,仍有305.17萬億元人民幣,佔2022年GDP的252%。這數字代表著政府以外的欠債,當中包括家庭債務與企業債務,家庭債務大部分應來自房產的按揭。美國的社會融資(政府以外)是多少?2023年第三季,住戶及非牟利機構共欠19.752萬億美元,非金融企業欠21.184萬億美元,共佔GDP的161%,比中國的低。
民間儲蓄率高 非債務高企
這並不表示中國民間(住戶加企業)的債務過高!要知道,中國的儲蓄率高達GDP的45%,與新加坡是叮噹馬頭,這麼龐大的新增資本如何注入經濟體中?中國的股市不算發達,大部分的資金只能通過存入銀行,再被住戶借來買房子或企業借來投資。因債務融資是住戶及企業得到資金的主要方法,所以中國的債務必不會低,但這些錢借來是用作投資而不是消費用掉的,所以遠為安全。但當然投資要注意成本效益,若像某些地產企業般過度擴張,借了錢給它們則風險大矣。所以問題不在債務的大小,而在投資是否審慎。
中國居民儲蓄率高達GDP的45%。(iStock)
另一點也要指出,一個國家倘無外債,若借款人共借了10億元,那麼同一國家內的債主便必曾借出過10億元,這筆錢是他們的資產財富。中國外債遠低於美國,是自己借錢給自己,安全得多。
(本文原載於1月5日《香港經濟日報》)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