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1/2024
財團不落水,北都不落地
11月12日的文章已經提到,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南下見香港財團,推動他們繼承當年改革開放前後,寜波企業家繼承先輩愛國愛鄉的優良傳統,勇於投入香港創科和未來發展。
不過,似乎現在那些富二代、三代缺少了創新創業熱情,只是享受上一代在香港搵到盤滿砵滿的成果,做丁點捐資助學便是,談不上甚麼為家鄉建設和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當時那些寧波商人真心為國家,並沒有計較投資多少的實際回報。亦因他們發展了香港、貢獻了國家,也成就了事業。
夏寶龍苦口婆心地說當前香港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發展面臨不少挑戰,直指香港不能「一招鮮、吃遍天」了。所謂一招鮮,就是靠房地產發達。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深圳晤香港工商界代表時指出,香港不能單靠傳統優勢,「一招鮮、吃遍天」。(網上片段截圖)
即使有北部都會區等大片土地,加上特區政府不斷吹風,建議發展商學習內地片區發展,但這班大孖沙仍然無動於衷,毫不主動,亦不作為。
更遑論叫他們大力投資,推動香港創科發展了。和他們說甚麼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他們仍然是那副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的態度。
講得簡單一點,就是不肯投資、不願承擔風險。講得再直接一點,就是他們心中沒有國家、沒有香港,只有利益和回報,說甚麼傳承、說甚麼愛國,都只是一句空話而已。
好了,卒之特區政府動員這些大孖沙,北上大灣區,學習內地片區發展。本周一,特首李家超率領工商界高層代表團,訪問五個大灣區內地城巿。
特首李家超周一率領工商界高層代表團,訪問五個大灣區內地城巿。(李家超fb圖片)
回來後,今早數十企業代表馬不停蹄到北部都會區考察,下午就在政總簽署「支持及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意向書。這種架勢,擺明是「挾」這些企業齊齊上馬,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
相信背後一定是港澳辦發功和中聯辦推動,才有這一次特區政府執行的「架勢」。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是特區政府早於2021年10月提出,想將這地區發展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兩年後,2023年10月,特區政府明確指示北都會以「產業帶動,基建先行」為主軸,通過區域整合和產業升級,建設香港未來的新經濟增長點,甚至講到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大節點。
只是,幾年來,幾大地產家族「不動聲色、按兵不動」。
這片佔地達3萬公頃,覆蓋範圍連接已發展成熟的元朗天水圍、上水粉嶺等新市鎮,以及多個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新田和落馬洲文錦渡等新發展區,肯定是香港未來20年城市發展方向的地區,竟然吸引不到他們。
北部都會區佔地達3萬公頃,連接多個新市鎮及新發展區。(Shutterstock)
特區政府為吸引他們投資,引入「片區開發」模式,給發展商空間從整體考慮,把住宅、商業、產業或其他社區設施一併發展。
發展要早著先機,但發展商不想冒風險,只有個別地產商有些微動作,其餘的都是觀望居多。所以才有這次「挾」他們上馬的行動。
不過,即使這些大孖沙也懂得交戲,表表態、簽簽合作意向書,試問一份未有具體項目和金額的意向書,究竟有多少內容落到地?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