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1/2023
逆全球化來襲!全球高通脹、資源分配失衡問題浮現!對香港有甚麼影響?一切由貿易戰說起
多年來全球化、地球村概念等一直掛喺嘴邊,加上科技進步令各國聯係日益緊密,一步步走向全球一體化。不論係人與人之間溝通,還是係企業生意往來,各國間經濟體系,近十年連成一線不可分離。但疫情出現、俄烏同以巴戰爭、貿易戰等,都令全球化鎖鏈慢慢被剪斷,促成近年逆全球化嘅開始。
2018年貿易戰可以講係為逆全球化開揭開序幕,而疫情同戰爭只係一個趨化劑。貿易戰開始前,不少企業為減低成本,都將工廠轉到其他人力/ 開發成本較低嘅國家,令其成為公司「後工廠」。但中美貿易戰開始後,企業生產成本同貿易成本增加,佢哋開始將工廠由中國移到其他國家,部份國家成本比貿易戰前更平。當疫情出現後,不少國家鎖國導致物流成本大增甚至中斷,令部份企業被迫將生產線轉回自己國內,而部份國家亦將經濟系統變回內循環,希望盡量自給自足。後來到俄烏戰爭造成能源危機,能源價格上漲進一步加速通脹。以上問題加起來後影響長遠國家經濟系統,當情況難以短時間內解決時,最終結果只會令各國一步步脫鈎,變成逆全球化。
(圖片來源︰unsplash)
逆全球化除咗令世界倒退,另一問題係資源分配將會失衡。其實全球化多年來最大好處係,各國能夠有較地發揮資源,較貧窮國家可以靠出口勞動力賺錢,先進國家則出口技術,不論人力資源還是係獨有能源或產業,各國都能夠互補不足,令全球生產力最大化。但如果逆全球化進一步發展,不論係政治定成本問題,資源都難以依靠進出口,巿民同企業對能源、糧食、技術嘅負擔就會增加,令原本高通脹問題雪上加霜。其後貨幣、政治等亦開始不穩,最後更可能令國家步入衰退。
逆全球化影響看似好遠,其實對香港大眾嚟講都十分近。短時間除全球物價上漲外,另外香港雖然並無銷售稅或關稅,但香港十分依賴進口貨物,進出口同物流成本增加可能令貨品進口數量減少,價格再一步上升。而另一方面影響來港旅客消費習慣,同時亦影響民生用品價格,長遠改變大眾消費模式。
不少人認為全球化/逆全球化係一個週期,將來只會不斷循環下去。其實如果以超長遠角度睇,全球化仍然係大勢,中間雖然經歷不少難關,但只要循環持續,最終都會走向全球化。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