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4/11/2022

賺息蝕價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止凡

    止凡

    草根出身,普通打工仔,並非金融財經界人士,閒時在個人網誌分享有關價值投資及財務自由相關知識,不談投資貼士,不追逐市場,網誌瀏覽量數以百萬計。曾舉辦投資工作坊,接受多個媒體邀請作訪問、講座等,現為財經雜誌專欄作家,曾出版多本財經著作。

    財識兼收

    本欄逢周一更新

  坊間久不久會提到「賺息蝕價」,他們的理解大概指一些一邊派息同時股價下跌,而該投資項目的總回報仍是負,以此來恥笑一眾「好息之徒」。發展下去,不少投資者開始誤解或濫用了這個詞彙,其實應該如何理解呢?

 

  股價受好多因素影響,當然受企業的基本面影響,派息的確會把企業中的內在價值派出。除此之外,股價亦受宏觀環境、資金流向、甚至乎政治等因素所影響。因此,股價下跌未必由派息造成,別只看見一個投資項目不斷派息,同時股價又下跌,就直指它「賺息蝕價」。

 

(iStock)

 

  讓我們談談幾種真正「賺息蝕價」的投資項目。第一種最簡單直接,就是股票派息,即派出企業內在價值,但該公司的盈利根本支持不了派息動作,那就變成把企業的「老本」派出來,俗稱「切大腿肉」。若看到一支股票長期下來出現這現象,令企業內在價值不斷減少而令股價下跌,那就的確「賺息蝕價」。

 

  另一種情況發生在一些基金身上,它們的投資組合內未必能提供現金流,例如買入不派息的科技股,或零息債券之類。然而,這些基金又聲稱持有者可以定期獲得派息。它們為了這個派息動作,需要定期在市場中沽出一點股份套現來派息,而投資者所持有的基金單位就需要減值。

 

  其實這些操作早在基金組合的單張上寫明:「任何涉及從本基金的資本中支付股息的分派,均可能導致本基金每股資產淨值即時減少」。這段文字算是「賺息蝕價」的正解。

 

  還有馬多夫龐氏騙局那樣,當年馬多夫的基金根本上沒有拿投資者的資金去投資,但又能不斷向投資者派息。原來因為他的名聲,不斷有新投資者投入新資金,他就拿這些「後來的資金」去替舊投資者派息。這動作一直滾著,資金一直源源不絕,直至金融海嘯,資金鏈出事才爆煲被揭發。

 

  其實全球最大資產——美國國債,都在玩「賺息蝕價」的遊戲。美國政府玩的金錢遊戲就是左手印國債、右手印銀紙,把銀紙買入國債,算是無中生有的資產。奇怪的是國債有債息,如今加到4厘多,這些債息主要靠印銀紙來支持,其價值來自全球美元擁有者手上的銀行價值被沖淡。

 

  很有趣,大家可以想想,國債到期時投資者取回美元計價面值,期間所得債息又是美元沖淡所得,其實只是「賺息蝕價」。當然,這遊戲實際上更複雜,還要看美國本身經濟如何支持美元、全球其他貨幣及資產相對狀況、通脹因素之類。若大家看美元自1971年自今的價值圖表,大概會感受到這個「賺息蝕價」的威力。

 

  真正玩「賺息蝕價」遊戲其實五花八門,最重要懂得看「錢從何來」。希望大家明白之後,別再誤指一些派息比率遠低於100%的股票為「賺息蝕價」。若有興趣,大家可到下面連結看看小弟談到建行「賺息蝕價」的實例考證。

 

  相關連結:https://www.patreon.com/posts/you-jiang-zhuan-74554127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