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5/2021
政府應全力增加土地供應
我認為自從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較早時表示:「香港住房問題需要解決!」,香港的房屋政策便作出了1997年之後的重大改變,繼元朗多幅土地後,政府再行使《收回土地條例》預計收回大埔頌雅路西土地,建屋土地正大增,而梁振英先生亦在5月13日提出將大欖郊野公園邊陲地帶作出居屋用途,我是非常之支持及同意的,梁振英先生是充滿了城市規劃經驗的資深測量師,在他做特首期間,是比他上任之前增加了可以興建33000個私樓單位的潛在供應量,大欖建居屋的最大價值是「解封」了過去多年來因為一些錯誤環保觀念而封印了的郊野土地。
其實大欖的邊陲地帶相對上大部分都是貼近有水電供應的「半熟地」,發展時間會相對較快,更重要是邊陲地帶影響到的人極少,一般行山者其實並沒有興趣去近公路的邊陲地帶!樓市供應不足和財富分配不均勻情況已經日益嚴重!我認為住宅樓價距離破頂不遠,而不同板塊及較富庶的購買力亦紛紛出爐,其實是遠遠不能夠應付市場所需的,若以九十年代的平均建屋量去比較,過去20年香港總共建少了五十萬個公私營房屋以上,這是個很大的數目,當樓價因量化貨幣下不能不上升的時候,社會矛盾就會增大,政府的確要「速辦、特辦,全力爭取極速!」去提出解決方案!
香港是有很多出色的環保成就值得驕傲的,但亦有不少錯誤的環保意識,其中被人濫用為阻止政府造地建屋就是一個糟糕的例子,過去十多年香港就好像生病了一樣,只要你說民主或是環保就有把利劍,只要你批判政府就有光環,完全是不需要理會說話的內容或者概念是否合理、發表言論的人知識水平和往績如何、有沒有份量及他們有沒有利益衝擊!這個錯誤的年代其實應該要改變!
我是同意擁有珍貴環保價值的地方得到保護,但有關價值必須是比一般人的居住權利還珍貴才應該叫人「讓路」,甚麼人可以做這個決定和評分?正是因為沒有一個準則,我們不應該像現在般犧牲廣大市民的居住權去滿足孤高的環保概念,香港就算以官方估計最少有二十萬人居住在劏房,這二十萬人在一定程度是被供應不足間接影響的,供應不足影響不到最有購買力的人入市,但供應不足會令購買力較差的人住得愈來愈細,現在正在發生中,政府是應該決斷去撥亂反正的!
(資料圖片)
甚麼是公眾對房策的信心?這令我記起在少年讀中學的時候父親對我說的一番說話:「兒子,雖然你不夠醒目,但是只要努力工作,在香港不會餓死人的!搵不到錢不緊要,將來可以申請政府居屋,就可以安居樂業了。」這令我記起那個年代人們對居屋的信心,當時,有錢買私樓的人不會買居屋,不急需的人亦不會申請居屋,因為大家也不擔心將來沒有,只要我們將最有需要的人分清楚揀樓優先次序,其實就可以對最需要的人產生效益,市民的信心就會回復。
香港房策是出現三個問題導致失效保護不到市民,第一是土地供應不足!第二是行政效率!第三是市民錯誤的價值觀念!我認為三者同一時間去推行才可以幫到市場。
筆者雖然是一個投資者及地產代理,正正因為我們是既得利益者,我們更要為一些未能夠安居樂業的人去發聲的,現在這個社會裏面,每個人根本是一體,如果我們想令自己福祉持續,必須要別人也能擁有幸福呢!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