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7/2015

英哲學家洛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今天介紹英國十七世紀哲學家洛克的一段話:「閱讀只能提供裝飾我們頭腦的材料,思索才能將我們閱讀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思想。」

 

  約翰·洛克(John Locke),生於1632年,死於1704年。

 

  他是對於後世政治哲學產生巨大影響、並被廣泛視為是啟蒙時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和自由主義哲學家。洛克主張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並且保障人民擁有生命、自由、和財產的自然權利時,其統治才有正當性。如果缺乏了人民的同意,那麼人民便有推翻政府的權利。洛克將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對外權,並主張立法權與行政權的分立,行政權與對外權的統一;立法權是國家最高權力。洛克的思想影響了伏爾泰和盧梭,以及許多後世啟蒙運動思想家和美國開國元勳。他的理論反映在美國的獨立宣言上。

 

  閱讀是長知識的重要手段,閱讀能使人知識廣闊,但只有通過思索,才能使閱讀得到的知識變成可以指導自己言行的思想。閱讀並非把思想直接灌注到人的腦袋,每一個人閱讀同一作品,所產生的認知都不同,聯想也不同。因此,不能把書本的知識、見解,作者的想法照單全收。如果這樣,或者就如孟子所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了。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