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2017

自由和未來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今天介紹美國前總統列根的一句話:

 

  「任何事情都可以談判,除了兩件事:我們的自由和未來。」

 

  列根(Ronald Wilson Reagan),生於1911年,死於2004年。

 

  列根是1981-1989年美國第40任美國總統。他的演說風格高明而極具說服力,被媒體譽為「偉大的溝通者」。任內以減稅和放寬政府管制的方式,刺激自由放任的經濟增長。在對外政策上,他大幅度擴張軍備,對蘇聯的政策則由原本的圍堵改為直接的對抗。但1986年他表示要跟戈爾巴喬夫合作,因為他認為對方「有誠意要爭取和平」。這轉變使他當時飽受批評。在解密的列根日記中,透露了他改變想法的原因,是他遇刺後讓他有所領悟:「上帝賜我不死,是要我在人間完成一個任務,就是要設法改善與蘇聯的關係,廢除核武,為世界帶來和平。」

 

  許多觀察家,尤其是美國的保守派,稱讚列根是美國拖垮蘇聯的主要功臣。美國人心目中,列根是歷來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列根學識不高,智商一般,工作時間不長。但知人善任,放手讓下屬負責。前國務卿舒爾茲形容列根:「一個懂得如此少的人,竟然可以有如此巨大成就!」列根也曾經自嘲:「我一天只工作幾個小時,有如此成績,已算是不錯了!」他的成功,在於有堅定信念。這信念就體現在前面所引的一段話。

 

  「任何事情都可以談判」,意思就是相信溝通、協商可以解決衝突。不過,他也設下底線,就是談判不能犧牲自由和未來。堅持這兩個原則,就成為成功的溝通者。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