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2024
全城熱話何伯事件!鰥夫的心態:好不容易遇上新伴侶,卻遭子女大力反對!人到暮年,該爭取最後的幸福嗎?
前陣子,大家茶餘飯後的討論對象,是一位老伯與比他年輕三十載的新任妻子。把家事搬弄出來的不是別人,而是他們自己,起初的原因是想申訴老伯的積蓄被其家人提走,卻反倒被外界質疑這段婚姻實為一宗騙案。
人們之所以對她未審先判,完全是建基於「從歷史中吸收到教訓」,孰是孰非,我們不得而知。反正女方不甘被人看扁,或是受老伯的真情感動,決定力排眾議,從此一心一意陪伴對方終老,也是隨時可以。只能說,明面上大家都把疑點鋪陳出來,但真實相處過的人卻只有老伯自己;莫說老一輩,有些年輕人明知受騙,也會選擇「痛苦並快樂著」,為的只是希望身邊有個人陪伴。
就算兒孫滿堂,年長鰥夫的心情我們又怎會明白?誰有權界定鰥夫或寡婦達到某個歲數不適宜收穫新戀情?
老伴身故,對長者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愛了數十年,所有情感一下子被掏空,餘下的人生就只剩自己一個。縱然有子女陪伴,但愛情那一塊仍是不可能被填補。傷感之餘,還要擔心日漸衰老、體弱多病時無人貼身照顧;那種不安,那種空虛,並不是單憑一兩句安慰說話就能釋懷。
錢可以解決問題嗎?以前有些老人會從鄉間討個年輕妻子,欠缺愛情作為基礎,加上大家各自懷著不同目的,這種關係與假結婚幾乎無異,而結局當然也未必盡如人意。如今老伯想用盡自己的積蓄去滿足年輕妻子,賭她對自己的愛並非如世人所說般虛情假意,有錯嗎?
當然,子女擔心父親受騙亦非常合理,畢竟沒有人會白花數百萬來證明對方是個騙子。所以嘛,往後的路,就要考驗女方對丈夫的愛了(但願不是考驗她的演技)。
老伯的故事,只是個幌子。想說的是,我們其實都會經歷這一步——父母其中一方先走,剩下來那個難免空虛失落。假如老人家真的找到一個新伴侶,我們該如何自處?
我家族中有位長輩嫁了給一位鰥夫,兩人確實是真誠相愛,但對方的女兒卻未能接受爸爸背棄亡母。父女關係因而決裂,從此不相往還,至死都不曾再見一面。
選擇接受,等如多了一位母親;反對,等於連父親都一拼不要,你會如何抉擇?然而在她心中,父親的罪孽卻不止背棄亡母,他為了那個女人,就連我這個女兒也放棄掉,我怎能不記恨?
人的執著,會把一切推向無底深淵。
而同樣地,我們最後也會經歷下一步——自己或配偶先走。我死了,我當然管不了甚麼;但假如我的身份是個未亡人,遇上了一個能夠信任、依靠、可以互相扶持的對象,我有膽量去愛嗎?如果被家人反對,我是不是該放棄人生最後的幸福?
想當初曾經反對鰥寡的父母親與他人發展黃昏戀,這一刻可能會理解他們當時的感受。如果說,人到暮年,為了快快樂樂走完最後一程而自私多一次,又會否被原諒?
對比起遇上新伴侶,抵住寂寞和不安從一而終,心裏眼裏無法裝載他人,其實是否更好過?
站於不同處境,每件事情、每個決定也許沒有百分百的對與錯,亦沒有所謂完全正確的選擇。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但願我們能夠對親人有多一點諒解,因為今天是你,明天是我,步伐縱有先後,但生死面前,我們需要面對的難題,最終仍然非常類似。
【你點睇?】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學者倡問責官員減薪並削減公務員編制,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