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2/2016
負利率的得與失
早於19世紀,德國商人Silvio Gesell就不斷提倡負利率,去激活貨幣流轉,及作為懲罰手持大量資金而不進行實際用途的工具。Silvio Gesell被外界戲稱為夢想家,經濟學家凱恩斯卻對他的建議相當質疑。但勢估不到,當年的一派空想,管理貨幣的現代中央銀行竟然紛紛投誠、開始、及不排除會採用。
如果負利率是一個趨勢的話,那作為小市民的我們,想多一個選擇的話,應該可以如何做定準備?負利率目標,跟我們自小至今一直沿用的標準是完全徹底背道而馳:例如,一、不應先用未來錢;二、儲蓄是美德;負利率正正是衝著這兩個命題而來。基於名義層面的負利率總會有一日會傳導致存戶層面上,昔日帳面投資回報是喜悅,現在則來得更簡單,那就是誰能不被徵收負利率,誰就最成功。既然如此,夾萬需求會否在初期急升,繼而推高鋼鐵量的需求?實堪玩味。到有朝一日,當眾人一覺醒來,發現銀紙進一步貶值,就連夾萬都掉去,會否人人走出來先使未來錢?
到目前為止,外界所談論的,負利率是中央銀行可控制的銀行體系以內發生的事情。但須知,全球影子銀行體系不繼冒起,全球亦有很多人是沒有銀行戶口。在形同存款懲罰稅的陰霾下,這是否更助長影子銀行的活動,一些網購平台、支付系統,是否無形中有更大機遇?又或者相反,影子銀行活躍,代價是有更大的全球金融風險,得不償失呢?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恒指在2024年先跌後升,你點睇2025年港股走勢?►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