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2013
香港不再屬於香港「本土人」
香港本土意識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迅速發展,雖以華人意識爲主,但同時也帶有濃烈的西方自由意識。回歸超過15年,本土意識慢慢地再次抬頭,不過,主觀和客觀環境已經大變,更與蜂擁流入香港的内地主流意識形態截然不同,當中更引爆不少衝突點。
三年前,筆者在2010年《納論中國投資大趨勢》一書中,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不屬香港人的香港》。當時讀者們反響非常大,其後在《中環人》欄目中也曾討論過,筆者也希望再分享一下對這方面的看法。
香港要成功發展,香港人必須痛苦地接受一個事實:香港非屬香港人!當然「非屬」一詞不代表香港人要委屈地「反主為客」,或是要改變自己的生活來迎合新來的「客人」。
筆者經常出差,很多時候接觸到內地五湖四海的朋友,他們的普通話字正腔圓,但是卻不懂說廣東話。於是筆者問他們「老家」在哪裏?他們卻異口同聲說:「我是香港人!」
其實,世界上的大城市,外來人口所佔的比例一點都不低,外來人口多,代表了這個城市有吸引力,有發展機會,理論上是一件好事情。
舉個例子,按照非正式統計,英國首都倫敦市有32% 的人口(包括流動人口)並非在英國出生,美國紐約市就有不少於35%的人口(包括流動人口)是在外國出生的。如果套用在香港,就代表了香港應該要有超過200萬外國(不包括內地)出生的人口,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比例。根據數據,對比起倫敦和紐約,香港一點也不國際化。
如果我們比較一下內地城市的情況,估計北京人外來人口比例超過兩成,上海外來人口比例也超過兩成,廣州外來人口比例更超過三成。深圳有戶籍人口僅占常住人口的兩成,這就是說外來人口是深圳戶籍人口的5倍,比例之高在各大城市中位居榜首。再看看香港人比較熟悉的東莞,東莞市總人口超過600萬人,平均每4個人之中就有3個是外地人
筆者在香港土生土長,目前香港的確愈來愈「國家」化,與國際化的步伐愈來愈遠。對一些非中國市場有關的東西愈來愈不感興趣。美國的經濟可能是一個例外的情況,因為在聯匯下,港元和美元掛鉤,美國變相成為香港金融政策的「終主國」,香港人才會這麼關心美國的經濟形勢。
筆者居於港島,如果有讀者住在跑馬地、大坑或銅鑼灣一帶的話,就會知道每年3、4月國際七人欖球賽期間,數以萬計的外籍人士會集中在這些區域活動,大球場一帶都會實施交通管制。整個灣仔、銅鑼灣、大坑、天后等地方的交通情況更接近癱瘓。
走在銅鑼灣的路上,彷佛身處外國,其實也是挺有趣的。外籍朋友身處一個嘉年華會的環境,心境固然輕鬆。不過,大家均有一個美麗的誤會,因為嘉年華的氣氛只停留在大球場裏面,或只是伸延到附近一帶。
普遍來說香港人對欖球賽反應冷淡,更多人甚至不知道這賽事的存在。不過,筆者認為舉辦賽事能吸引更多國際旅客來港,始終是一件好事,雖然活動的性質與民生脫節,不過,這不是更能凸現香港作為國際自由開放城市的包容性嗎?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