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0
被出賣的「友誼」
投資銀行裡同事們否能成為朋友?客戶和投資銀行家能否結交成為朋友?答案可以是可能,也可以是不可能。可能的原因是如果我們以誠待人,所有人也會感受到的,這就構成結交朋友的基礎點。不可能的原因是投行利益巨大,在這種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中,大家能否做到以誠待人,實在是一個疑問。
上週日,筆者應觀瀾湖鄉村俱樂部的邀請宣傳新作《納論中國投資大趨勢》,同時主講了「2010年中國經濟趨勢發展」的講座。在演講時,筆者留意到座位上有一個熟悉的面孔,他是一位很久不見的投資銀行同業。
會後,這位投資銀行的友人和筆者聊起近期的工作,在目前的新股熱潮下,不少投資銀行也疲於奔命去找項目,他也是其中一分子。不過,談到深入話題的時候,這位友人開始向筆者訴苦,事情是源於他上月被一位企業「朋友」出賣了,到現在為止,他的心情尚未完全平復。
話說如此,大約在一年多前,金融海嘯吹得如火如荼,因資金壓力,不少外資金融機構開始撤出大中華區的投資市場,資金也部署撤出,不少缺乏資金的企業也慢慢陷入融資危機。
筆者的友人是在一家大中華區投資銀行任職的,他們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不算太大。他眼見機會,金融海嘯或許就是他們業務出擊的最好時機。他在企業內部建議成立新的投資基金去和不同的企業和歐美投資銀行磋商兩個議題。第一個是如何協助企業繼續進行融資,第二個是如何買進歐美投資銀行希望拋售的大中華區資產。
一切均進行得非常順利,他在去年上半年對不少企業進行了入股和投資,投放的金額也絕對不少。不少受到外資撤離影響而缺乏資金的企業,均非常感謝友人投資銀行的協助,彼此有來有往,不少企業老闆當時還和他結交成為「生死之交」!
不過當金融海嘯逐步消退,市場從去年中慢慢開始再度熱起來的時候,那些「生死之交」與友人的友誼也呈現了微妙的變化。
原來,友人說當初不少企業均答應了他除了投資之外,還讓他們擔任企業未來上市的保薦人和主承銷商,無分彼此,永遠結盟。但是當市場好轉後,那些企業又開始不甘平淡,私底下和不少早前「棄之而去」的外資機構「再續前緣」,在不少內地企業老闆的內心裡,始終迷信「外資」才夠經驗和品牌去帶領企業向前發展,他們才是神聖的「摩西」。
時間越拖越長,當友人去追問企業時,他發現企業的態度越來越冷淡,甚至是不聞不問,不斷推遲彼此的會議,討論時也東拉西扯,一時說項目尚未進行,一時又說有其它計劃需要先思考,叫友人耐性等待。不過,後來從市場傳出另外一家外資投資銀行早已經開始上市融資的工作,友人終於按不住,一人衝上企業那裡,企業老闆給了他三個答案:
(1) 企業從來沒有書面答應過友人,讓他們擔保薦人和主承銷商
(2) 企業上市工作早已開始了,為何這麼晚才向企業表達意願?
(3) 外資投資銀行經驗實在豐富,品牌足夠,是企業走向國際的明燈
企業老闆最終叫了警衛上來去趕走友人,還叫他自己顧一顧身份,多尊重自己。原來那些「生死之交」友誼是全灌水的,為了騙取友人的全力支持和協助,假裝彼此投契。商業世界,你情我願,友人什麼也沒有說,心裡面就只有四個字 –「兵不厭詐」!
【你點睇?】政府擬立法規定所有的士須於車內安裝攝錄設備,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