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6/2018
筆者論點列作彭博新聞頭條的啓示
周二早上筆者應美國彭博電視(Bloomberg TV)邀請進行專訪,筆者定期亦會接受其他海外重點財經媒體如CNBC、Dow Jones等訪問,直播訪問大約十五分鐘,與美國跨地域主持進行了多層次的對話,主題是貿易戰下A股的趨勢及中國經濟。
其後,當日上午至翌日(截稿前),筆者突然收到大量海外同業友人及媒體的來電,其後得悉彭博新聞社頭版頭條連續兩天採納及轉載了筆者專訪的三分鐘視頻節錄,更在網站及App中作頭條推送,引起國際市場的關注。
的確,目前中美貿易戰期間,內地及香港股市備受影響,投資市場最不喜歡「不確定性」,筆者訪問期間提到,「低估值」是判斷市場吸引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可預測性、可判斷性以及穩定性亦是不可忽略的重點,缺一不可。無可否認,目前股市面臨挑戰,筆者的論點刺中要害。
港股近日面對龐大壓力,加上美國加息後,香港的流動性亦面臨收縮的情況,銀行拆息已經持續上升。在聯繫匯率下,香港金融管理局能做的事情不多。反而是內地的主動性較強,筆者早前曾撰文提到中國人民銀行早前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接近人民幣7,000億元,其中中5,000億元將推動債轉股,協助資不抵債企業渡過難關,另外2,000億元則用於減輕小微企業融資困難。
筆者認為債轉股的用途較為特殊,始終內地銀行在權衡風險時,股權風險權重較債權為高,銀行是否願意採用表內資金去進行債轉股,或是通過子公司進行,值得關注。筆者認為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是調控內地經濟為主,對穩定人心有一定的作用。 不過,因是次降準具備特殊性,企業及股市能直接受惠的不多,故此股市亦沒有多大的反應。
內地經濟仍需面對不少挑戰,特別是防範及化解金融風險,是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因而,這兩大陷阱正反照出目前宏觀經濟面臨的兩大挑戰,即去槓桿與應對中美貿易衝突。內地下半年及未來長期的宏觀經濟的運行都取決於國家將如何跨越這兩大陷阱。
從目前經濟增長出發,結構性去槓桿影響到房地産與城投平台的資金來源,明顯壓低了內地房地産與基建投資的增長速度。與此同時,海外市場經濟復甦力度的減弱有可能為內地出口帶來壓力,但內地消費有望維持平穩增長。
為平衡內部經濟的挑戰,以及貿易戰的影響,下半年,緊信用和適當寬貨幣仍將是中央的貨幣政策主基調,但人行可調整貨幣寬鬆的程度和節奏,同時亦將採取政策防範市場對信用違約出現過度恐慌的情況。
故此,在下半年,內地信用風險暴露和債務清算會加劇,需要關注及評估潛在信用債違約主體的風險所在,分析其對債市及股市的衝擊。不過,整體而言,內地經濟結構並無明顯問題,經濟下滑的人壓力亦輕於2014年,故此中央政府亦難以採用全面寬鬆的政策,投資界不宜期望過高。在面對政治事件時,市場的波動亦會擴大,投資者還是需要採取較保守的投資策略。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