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2022
該如何看2023年的國家貨幣政策?
在過去數年,內地維持貨幣增長平穩的趨勢,主要靠提升貨幣乘數達至,涉及貨幣供給量對基礎貨幣的倍數關係。為提高貨幣乘數,最為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降準,充分發揮金融市場的槓桿功能。今年上半年內地貨幣乘數的回升,主要受惠於4月份的降準。此外,若對比內地與海外市場相關的金融體系之貨幣乘數狀況,單純依靠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提升貨幣乘數的空間已大為縮窄。況且,疊加上內地疫情挑戰對經濟信心產生一定的影響,下半年內地「降準」的必要性一直有其必要性。
(iStock)
從布局上,自創工具投放一直屬人民銀行目前基礎貨幣主要投放管道。當中,最為主要的工具為中期信貸便利(MLF)。觀察人民銀行自創工具到期的分布,今年10月份MLF到期量為人民幣(下同)10000億元,11月份為5000億元。然而,可見10月份人民銀行並沒有對巨額到期量進行對沖,當時的確導致內地貨幣市場利率產生若干波動。不難觀察,人民銀行不進行對沖是為了避免內銀在地產融資放鬆下的過度擴張。因此,近期這次降準的對沖性特徵較為明顯,並不完全屬擴張性政策。
上月中旬,內地利率體系經歷了一浪利率快速攀升的狀況,主要受當時巨額MLF到期的影響,實質上並無持續性。相關情況也客觀說明,目前內地利率債市場的發展功能尚未全面發揮,仍需要大力推動及發展政府債券市場。始終,國債等政府債券市場不單提供財政融資功能,更為貨幣發行提供信用工具。
如上文提到,早前的降準實際上屬中性,並非擴張性政策,用於對沖到期的MLF。不過,因到期量持續處於高水準,故此難以全面對沖。需要考慮,MLF到期回收屬較為確定性的狀況,而銀行間市場資金趨緊狀況仍未改變。這次降準雖然會帶來存款銀行資金成本的下降,但市場利率下降幅度有限,或僅局部消除早前的波動影響。
未來內地通脹與經濟運行趨勢,決定了內地降準和減息的可能性。隨著內地PPI進入負值,CPI開始呈現低位平穩的格局,最終減息預計將在未來一至兩個季度內到來。作為總結,目前內地貨幣環境面對的挑戰,並不在於寬鬆的數量,而是在於價格過高,特別是內地中小企業融資利率偏高。故此,未來仍需要通過落實一系列減息政策,達至調降融資利率的目的。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