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5/2018
中美貿易戰的變數
中美貿易戰暫時偃旗息鼓,將熱度降溫。中美雙方經過談判後,雖然沒有取得實質成果,畢竟還是發表聯合聲明,同意採取有效措施減少美國貿赤,中方將大量增購美國貨、農產品和能源;雙方並且同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合作,以及鼓勵雙向投資。問題是,中美在貿易方面的深層矛盾仍然存在,尤其是結構性問題懸而未決,貿易戰火隨時重燃。
中美貿易戰出現變數,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口風轉趨軟化,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首先是美朝峰會在六月便要舉行,而期間北韓的金正恩又不斷變臉,不知葫蘆內賣甚麼藥。而美朝峰會的成敗,恐怕也會影響今年十一月的美國中期選舉。事實上,特朗普如今在美國政壇,已有點自顧不暇,令他在中美貿易戰,要小心翼翼,一旦貿易戰令美國經濟失利,他就會大量失分,或會面臨被彈劾的危險。
自特朗普執政以來,喜歡不按牌理出牌,以實際行動證明他和傳統政治人物不同,比如廢除前總統奧巴馬的醫改和氣候變化政策、一再堅持頒布禁穆斯林的入境令以及推動美墨柏林牆的建造等。不過他的對手,也不斷的向媒體洩露各種打擊特朗普的情報和機密,已成功地把特朗普的一些親信趕下台。
更為不妙的是,特朗普蔑視司法,動轍攻擊司法體系不公正,這不啻衝擊著美國的立國之本,漠視司法獨立對美國民主的重要性。他對法治的敵意,似乎有意要讓美國陷入憲政危機。想不到連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辦公室規劃處處長、大法官何帆,也忍不住在微信嘲諷:「在一個號稱最民主最法治的國家,總統帶頭罵法官,從副總統到所屬黨派,都一窩蜂替他辯解,哪怕你掌控三軍、腳踩核彈,也是尊嚴掃地,與惡棍無異!」
除了與法官不和,特朗普面對媒體更幾乎是一面倒的反對之聲。他和媒體的緊張關係,從他參選總統哪一天便如此。上任後特朗普不斷大肆抨擊「那些製造假新聞的媒體」傷害國家和人民利益,更經常數落媒體對他報道不公,甚至在社交媒體發文將《紐約時報》、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媒體稱為「美國人民的敵人」。可是在美國這個以市場導向的資本主義社會,得罪媒體對個人的政治前景沒有甚麼好處。
如今連一向不想沾染政治的企業界,包括蘋果、臉書、谷歌、因特爾、微軟、推特等高新技術企業巨頭,以至酸奶製造商、零食生產商和牛仔褲製造商等,都公開站到特朗普的對立面。本來特朗普威脅開打中美貿易戰、與北韓金正恩破格會面、更揚言全面撤出敘利亞,種種動作除了為兌現「讓美國再次強大起來」的諾言,更是為半年後的中期選舉鋪路。但目前他的處境,似是四面楚歌,相信也令他對中美貿易戰要重作部署。
現時參眾兩院均由共和黨人把控,一黨權力過大,選民通常不太喜歡。共和黨現時在眾議院435個議席當中佔241席,民主黨議席為194席,若要在中期選舉成為眾議院大多數,要至少贏得24席。難度不大。而特朗普的應變,政策重心或由對外貿易保護轉向對內經濟刺激也未可料。
【你點睇?】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學者倡問責官員減薪並削減公務員編制,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