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2014
從父親節反思男人的枷鎖
電視不斷播放一段父親節宣傳短片。片中的爸爸是不苟言笑,女兒覺得他只懂做他那裁縫的工作,爸爸不擅表達感情和關心,所以女兒只有在片末爸爸送上嫁衣時才感到關懷。
這段短片令我想起很多相類似的爸爸。他們都是沉默寡言,有點木訥的男人。在子女眼中,他們都是傳統的大男人,嚴肅、專制、權威型性格,是家中的訓導主任,是判官也是施刑的劊子手。
有些爸爸是子女成長中的陌生人,子女對他的認識都很膚淺。表面上,他們忙於工作,工時長,或者一人兼兩三份工作才能養得起一家幾口。但事實上,這是質與量都出了問題,他們不但拿不出時間來作親子活動,更是出現時也不會投入,難得在家之時也靜如深海。
為甚麼他們如此內歛?為甚麼他們如此難於表達對家人的關心和愛?
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有樣學樣」。極有可能他們的爸爸也是同樣性格的人,在這種嚴肅冰冷的環境中長大,他們也會養成冰冷和沉默的習慣。有些更是在嚴厲的父輩或祖父輩的懲罰棒打之下長大,嚴父便自動成為他們唯一的範本。
第二個因素就是「男人文化」。如果他們成長的過程中,耳濡目染那種「男兒流血不流淚」、「男人的心是鐵、腸是石造」、「表達感情是弱者的行為」的價值觀,他們也要為保男人形象,和堅持那種「硬漢子」的精神。
第三個因素是「角色定型」。在男人要負擔整頭家,男主外女主內的定型之下,他們會把「內務」交託在媽媽的手中,把教仔視作女人的責任。日子久了,媽媽和子女建立分享喜與悲的習慣,爸爸還是那個旁觀者甚至是外人。
現代年輕爸爸大多數都可以衝過這些障礙,因為他們都是在「雙薪家庭」中成長,家庭要靠爸媽兩份收入才能支撐,家庭責任和家務要共同分擔或依靠家庭傭工或祖父母,於是雙方要輪流照顧子女的學業和生活瑣事。他們亦在新世代的性別平等中跳出傳統男人文化的框框。
但是,上一輩的爸爸在上一個世代中成長,要他們改變絕非易事。藉著父親節,大家可否走進他們的成長環境中,嘗試明白他們都是困在傳統框框的一群,是那個世代的產品。改變不了他們,可否改變對他的看法?
天下爸爸們,祝父親節快樂!
【你點睇?】有學者倡60至65歲以下長者之2元乘車優惠,設每月補貼上限700元,你點睇?►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