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2018
【黃斑手術】趴俯姿勢助傷口復原?術後護理你要知
55歲的周先生因中心視力模糊、影像扭曲,經眼科醫生檢查後確認患上黃斑裂孔,由於視力逐漸轉差,決定接受手術,手術前,醫生詳細講解黃斑手術的術後護理。
黃斑病變本來屬於眼科中的複雜病症,但現時配合新式儀器,醫生可在局部麻醉下為病人進行微創無縫玻璃體切除手術,再針對性地移除黃斑前膜、內置膜,甚至配合激光,處理黃斑前膜、黃斑裂孔和視網膜脫落等各種問題,手術效果大大改善。不過,順利的手術只是成功的一半,手術完成也只是康復過程的開始。
根據黃斑裂孔的嚴重程度和病況長短,醫生會於手術最後部分在玻璃腔內來注入特別的填充氣體,利用氣體向上升的物理特性,產生頂壓作用,幫助黃斑傷口癒合,因此手術後病人必須維持臉部朝下的趴俯姿勢,讓氣泡可以緊貼黃斑點,發揮作用。黃斑手術的術後護理特別嚴謹,手術後一天會檢查傷口,若傷口滲漏,會出現低眼壓,氣體漏出,無法形成氣泡,便會影響裂孔癒合,需及早處理。隨後的一個星期,醫生會跟進病人的眼壓,因為有時氣泡過度擴充,會導致眼壓上升,有時,病人對術後需要使用的類固醇藥物反應較大,也會影響眼壓,另外,醫生也會密切監察是否有眼內感染狀況。
為能獲得理想的手術效果,一般建議病人術後趴俯一至兩周,若病人屬高風險群(如慢性黃斑裂孔、裂孔大於400μm、復發性裂孔、近視>600度或病變處有纖維組織增生)則要趴俯達四周,首周應每天趴俯大於十六小時,第二周大於十二小時,第三周大於八小時,第四周大於四小時。若術後適時進行黃斑掃描OCT,確認裂孔已經修復,則可以早點停止趴俯。隨著時間,注入的特殊氣體會慢慢縮小,待原本的玻璃體腔由眼睛產生的房水填充,氣體被完全吸收前,病人千萬不可以乘飛機,因氣體在高空低氣壓環境下會發生膨脹,令眼壓急升,引發眼內血管堵塞或青光眼,嚴重的可導致失明。根據注入氣體種類不同,其吸收時間亦不同,一般約二至八周不等。
因手術後要使用類固醇藥物作消炎,另外手術後初期注入的氣體會與晶狀體發生接觸,再加上眼內液體變化,改變眼睛代謝率,多種因素都會加速白內障發生。接受黃斑手術後首年白內障惡化率70%,次年為90%,所以一般50歳以上的病人,如需進行黃斑手術,都會建議考慮進行合併黃斑手術和白內障手術一次過解決問題,加速視力康復。
手術後初期,由於氣泡的阻擋,病人的視力一般僅能看到手影晃動,隨著氣泡逐漸被吸收,病人的視力如同拉開窗簾一樣,先從上半部分開始慢慢恢復,再一路伸延到中心視力;由於黃斑區視網膜神經細胞的恢復時間較緩慢,在接受黃斑手術後,一般頭一個月內恢復速度較快,兩至三個月時仍有進展,不少病人在手術後四至六個月內視力仍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而最終視力恢復的程度視乎黃斑裂孔的嚴重程度、手術時機、病人能否配合護理程序等等多種因素。
王先生因深度近視,屬高風險群,手術後需要注入最長效的填充氣體,手術後配趴俯姿勢,一個月後視力逐漸康復,兩個月時,眼內的氣泡完全消散,視力漸趨穩定,影像扭曲的情況也大有改善。
【與拍賣官看藝術】東南亞藝術市場是下一個熱點?一探各地獨特及吸引之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