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2016
成都歸來看香港:城市規劃
古人「五嶽歸來不看山」,我反其道而行,成都歸來後,多了看自己的家——香港,今次談城市規劃。
上月在成都閱報,頭版報道成都政府剛啟動了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的公眾諮詢(註1),無獨有偶,目前香港政府也在進行《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簡稱《香港2030+》)的諮詢(註2),剛好讓我們對比思考。
(一)國際化城市
成都的最新定位是「國家中心城市」,因此也同時是「國際化城市」,規劃當局把這個說法演譯為「居民在成都即可感受國際化大都會的…生活品質」,以及很具體的「15分鐘基本公共服務圈」概念,市民可以在家居附近得到日常生活所需的社區服務、包括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商業服務等,焦點放在城中生活的「人」。
至於香港,《香港2030+》也談「亞洲國際都會」概念,雖然有談「宜居」,但是開宗明義非常強調「提高競爭力」(《香港2030+》「我們的期望」),諮詢的終點是未來「策略增長區」和運輸配套的空間分布,焦點十分明顯放在「為經濟增長提供足夠土地和空間」(《香港2030+》元素2),不是說《香港2030+》完全不談市民生活,但是着墨比重相對很低。
「發展」一定等於「興建房屋」?
兩套思路南轅北轍,一邊重「人」,另一邊重「經濟增長」,差異極大,直覺上成都比香港更貼近人民生活。
(二)文化
今次成都規劃最觸動我的地方,是規劃當局明言放下過往對經濟增長的執着,改為高度強調以成都自身的深厚歷史文化為依歸,藉「獨特的文化魅力,塑造有全球識別性的文化形象」,把成都建成「世界文化名城」。城市具有歷史的深度、文化的厚度和世界視野的廣度,方為世界級的都會,成都在這三方面條件優厚,也懂得利用,很有作為。
至於香港的規劃諮詢文件,反覆強調「創造容量以達致可持續發展」(《香港2030+》元素3),淺白地說是:必須增加土地去配合經濟持續增長,整個規劃對「經濟增長」執着如昔,完全沒有醒覺新時代的世界和香港市民已經出現了價值轉移,增長不是社會存在的目的,生活與文化才是。文件中沒有以文化為題的章節,只在「元素1」裏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才見到「文化」兩個字,基本上「文化」的概念在香港的規劃是缺席的。
城市規劃沒有文化內容,恐怕只會引申出沒有文化、沒有靈魂的城市,豈是我們香港人所樂見的下場?
(三)城市規模
落到較具體的規劃,我十分欣賞成都的三個指導理念:「以水定人,以地定城,以氣定形」。以水定人,指接受資源承載力(尤其是水)為底線,控制人口規模,不容無節制的增長,帶來資源不足的風險。以地定城,則以保障生態安全為前提,控制城市規模,防止城市無序蔓延。以氣定形,即構建通風廊道讓城市中人也能感受自然的氣息。總體來說,突出以硬性措施管制「城市開發邊界」、「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穩固城市發展格局。
概括地說,成都的規劃工作,接受地理、氣候和自然的物質限制,不作脫離現實的空想,深刻反映以科學為基礎的精神,是「科學發展觀」的體現。
反觀香港,前任行長官在毫無理論基礎下,提出所謂「進步發展觀」,即經濟增長不斷的思維,反映滲透香港社會的傳統想法,今次諮詢文件雖然聲稱「以可持續發展」為總規劃目標,但是緃觀全份文件,顯然把「發展」演譯為「增長」,包括經濟、人口、城市土地、運輸網絡等,而不見對香港自然環境承載力的根本性客觀討論,只見追求「增長」的主觀願望,不顧香港面積的剛性限制和山與海的實質存在,硬要設想人口不斷增加和擴大城市佔地規模,結果文件中對未來城市的想像,出現違反地理條件、孤懸海上的「策略增長區」和相連的橋樑和隧道等,這些建設逆天行道,市民無可避免必須付出不合理的天價,是莫須有的財政負擔。
世上誰人會笨到在海中央興建所謂「都會核心區」?!
成都與香港的規劃互比,香港這邊顯得特別不科學。
(四)反思、改變
是時候香港社會放下數十年來習慣了的「增長」迷信,正視香港邊界不能擴、山海不宜動、自然資源不足等客觀事實,認真評估本地的承載力,科學地訂定未來人口和城市開發規模,然後才談需要怎樣的政策、措施,以及城市格局和空間框架去配合。
此刻的《香港2030+》規劃諮詢,早已理下必須增加土地面積的結論,不過我相信這是基於錯誤的前設。鼓勵大家自行思考,及時向政府提出你的意見,千萬不要以為一定有人為你代言!
有關《香港2030+》的詳細材料,可參考以下文件:
http://www.hk2030plus.hk/tc/document/2030+Booklet_Chi.pdf
發表意見,可電郵:enquiry@hk2030plus.hk
註1 2016年10月29日新華網:「成都謀劃大都市區 城市總體規劃向公眾徵詢意見」
註2 《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網站
【你點睇?】以伊衝突升級,北韓派兵增援俄羅斯,你會否擔心世界發生大規模戰爭?►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