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5/2018
樂齡科技與智慧安老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香港人口推算2015-2064》,香港65歲及以上長者人數將於2064年達至258萬人(佔總人口的35.9%)。然而,整體勞動人口將會萎縮至292萬。老年撫養比率將由2014年的198上升至2064年的567。換言之,在2064年,每名勞動人口平均需要照顧5.67名長者。此外,香港家庭平均住戶人數將由1981年的3.9人下降至2024年的2.8人。
隨著勞動力下降、家庭規模縮小、老年撫養比率上升以及人口老化,安老服務及長者相關產品的社會需求持續上升。而如何應用創新科技提升長者生活質素這一議題變得尤為重要。樂齡科技結合老年學及先進科技,改善長者護理服務,是解決人口老化問題的關鍵。
然而,樂齡科技在香港尚未普及。根據香港團結基金的《樂齡科技概況報告》,本港發展樂齡科技面對五大挑戰,包括:(1)社會缺少對科技重要性的意識;(2)持份者之間缺乏合作;(3)樂齡科技初期研發階段資金投入有限;(4)缺乏本土化的產品和(5)缺乏新產品的測試平台。前三個困難皆可歸因於不確定性。報告還指出,香港社會,包括政府官員,均對樂齡科技認知不足。因此,本港科研機構及大學可共同推動樂齡科技的運用,並加深各持份者對樂齡科技的認識和鼓勵社會創新,以推廣「智慧安老及活躍積極老齡」。
社會創業家(Socialpreneurs)是結合社會企業與創業家的一個新興詞彙(Petinga,2014)。他們採用創新思維去解決社會問題。而社會企業(以下簡稱「社企」)是一盤用以達致某種社會目的的生意。社企既要履行社會責任,又要達致商業營運上的可持續性。儘管香港社企數目不斷增加,其業務表現卻不如理想。56個於2011年披露了其財務記錄的社企中,有24個存在虧損。此外,由於許多社企依賴政府提供的種子基金(最高可達300萬元)創業,惟該撥款只適用於經營的首兩至三年,逾50%社企於經營的第四年錄得虧損。而沒有獲得政府撥款的社企表現更不如人意。因此,許多社企處於財政入不敷支的狀態。而由私企開辦的社企亦難以獲得足夠的人力資源和資金去進行市場推廣及營運。
有鑑於此,嶺南大學的科研團隊正努力建立一個平台,利用創新技術和以共享經濟模式運作,以解決社企資源不足的問題。日後,整個社企行業的營商環境將得以改善,有助培育更多社會創新。此舉亦與政府的施政方針不謀而合,以建立一個長者友善凡的智能社區為目標,讓長者舒適和獨立地生活。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