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7/2022
中大研平台演算 快速評估疫苗效用 打兩針防BA.4或5效率僅剩3成
【晴報專訊】面新冠對變種亞系湧現,中大團隊研發全球首個以非實驗方式評估疫苗效果的「實時生物信息平台」,利用演算法可綜合不同病毒株基因序列及臨床研究數據,分析目標病毒株刺突蛋白(S蛋白)與疫苗抗原的「遺傳距離」,且數小時內可完成評估,打疫苗前可預知保護效果,準確度達95%。
以本港常用疫苗為例,僅打兩針應對BA.4或5時,預防有症狀感染有效率僅剩30%。
王海天稱除滅活外,大部分疫苗平台以S蛋白作抗原,但參照流感針,其他蛋白亦有免疫作用,應否加入更多蛋白作抗原為下一步研究課題。(中大提供)
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王海天表示,演算法按近200萬條新冠病毒基因序列、49項臨床試驗及觀察性研究數據分析「遺傳距離」,即流行病毒株與疫苗的基因相似度,一般距離愈寬,疫苗效果便愈差。
她指,因演算法在數小時內便有結果,較傳統臨床觀察4個月快得多,且能在接種前知悉疫苗有效性,準確度達95%,「已有mRNA疫苗藥廠接洽,冀助評估新『多價新冠疫苗』效果」。
準確度達95%
復必泰對BA.4或5引起的重症有更佳保護力(資料圖片)
王指,以BA.4或5計算,本港應用疫苗對防重症及住院有效率仍達50%,但防有症狀感染即降至30%;復必泰對重症有更佳保護,「目前用兩針為基礎計算,當有更多數據,便可計算3、4針保護力」。
臨床研究及生物統計中心主任徐仲鍈稱,疫苗設計另一重點是安全性,故臨床研究仍是「金標準」,不可單憑演算法去研發新疫苗。但演算法能針對個別地區流行病毒株分析,加快知悉哪種疫苗抗原更有效,令研究人員可爭取時間啟動新疫苗安全性研究,在新變種流行前讓民眾獲得保護。相關研究已於《自然-醫學》發表。
轉載自: 晴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