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1/2011
港應考慮成立「城市財富基金」
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金管局)於本月26日公佈其收入成績表,宣佈「外匯基金」去年獲得盈利790億港元。不過,投資回報率實僅為百分之三點六,是除零八年金融海嘯時之外,近五年來最低的紀錄。與美國二十年國債百分之四以上的息率比較還要低,表現實在差強人意。
金管局制定的「外匯基金」投資策略常被批評為過於保守。基金中大約百分之八十的資產必須放於最高信貸質素和流動性極高的投資產品上,如短期美債,以支援港元與美元的聯繫匯率。所以,基金並沒有受惠於去年表現強勁的港股及美股。
撇除金管局高層及其基金經理的投資眼光等個人因素,外匯基金的整體投資策略的確受香港的金融政策及法例所限。《外匯基金條例》定明基金的主要用途為「直接或間接影響港元匯率」。即使「外匯基金」中較進取的「投資組合」,目的也只是「保障外匯基金的價值」。由此可見,最初成立基金的原意並不在於為特區政府提供經常性的財政收入。可惜,稅基狹窄的香港確實需要「外匯基金」的收入來維持政府的收支平衡。
上星期,匯賢智庫邀請了多倫多大學政治經濟學家Louis Pauly來港,發表他對香港金融業發展的研究報告。Pauly教授亦表示特區政府必須增強其財政能力(Fiscal capacity)。若只繼續依賴賣地和外匯基金的收入作為政府的主要收入,長遠而言,政府難以應付市民在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不斷增加的需求。
近年,我一直倡議港府成立一個類似外國主權基金的「城市財富基金」。與現時的「外匯基金」相比,「城市財富基金」可採取更靈活、更進取的投資策略。不過,它必須獨立於金管局的管理和運作。這才能真正打破被謔稱爲 「獨立王國」的金管局在管理公共財產上的壟斷。我認為,兩個基金最終能成為良性的競爭對手,共同為香港帶來更可觀的投資回報。此外,「城市財富基金」也可為香港的金融管理業務創造新機遇,凝聚更多世界頂級的金融專才。
【你點睇?】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學者倡問責官員減薪並削減公務員編制,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