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2010
重訪武漢後感
第一次出訪武漢已是1997年的事,回想當年為慶祝香港回歸,政府安排入境處負責過度安排的官員遊三峽,訪問成都及附近的名勝古跡,及後於重慶乘船出發,遊覽大小三峽,再由宜昌到武漢。不過,由於我當時趕著到北京公幹,故在武漢只逗留短短數小時,未能深入了解。
直至上個月,我有幸組團率領來自香港八大院校共超過120位師生,一起乘高鐵、訪武漢。訪武團一行百多人於香港九龍塘出發,由香港到番禺的廣州南站已花了三個多小時。相對下,由廣州南站到武漢卻只需三小時,可見高鐵明顯令武漢交通更便捷。待高鐵於香港的西九站建成後,只需15分鐘車程便可由香港到深圳福田,40分鐘便可抵達廣州,四小時便抵達武漢;毫無疑問,高鐵通車將令來往香港與內地的人數高速增長。
物價差異大 旅遊業軟件有待發展
武漢由武昌、漢口、漢陽三個地區組成。訪武期間,我們住在漢陽區的廉價旅館。該旅館位於歸元寺隔壁,是以每天早上均聽到隔鄰的僧人做早課和敲鐘;我們亦在雞啼與鳥鳴聲中迎接每一天,這對香港人來說是有趣的經驗。漢陽區是武漢相對落後的地方,其中一天,我一早起來於旅館附近閒逛,發現該區物價非常便宜,一元(人民幣)竟可買到五個肉包,就是鄰近的連鎖式賓館所提供的豐富自助早餐,亦只需八元。不過,某些隨團學生到江邊遊玩,卻發現一杯飲料需約50元,可見武漢的物價差異極大,這同時反映當地貧富懸殊,人民的工資和生活質素亦南轅北轍。
自高鐵通車後,南中國不少市民紛紛組團北上乘高鐵,我們所住的廉價賓館就處處皆是廣東人的聲音;另外,平民化的訪武團亦愈來愈多。不過,我跟當地的導遊談起時,卻發覺當地能操廣東話的導遊不多,此外,隨團學生欲於漢陽區乘坐的士到江邊,的士司機卻說不懂得到江邊的路線……凡此種種,皆顯示當地人並未了解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性。若要配合高鐵帶來的迅速發展,武漢的旅遊服務軟件配套實在需要迎頭趕上,加速發展。
藉交通樞紐發展新區域
是次行程,我們參觀了兩個高鐵車站──以黃鶴為主題的武漢車站和以蕉為主題的廣州南站,兩者均十分宏偉,地方寬敞,空間很多,令設計相對靈活。車站的另一特點是離舊市區較遠;此乃刻意規劃,目的是藉著成立龐大的交通樞紐提升人流,繼而發展新區。這一點值得香港反思,例如,貿易發展局(貿發局)第三期應否設置於繁忙的灣仔區?這樣做對灣仔的交通有何影響?成本是否太高?政府應否向內地借鏡,考慮將之設於距離舊市區較遠的區域?十年前,特區政府將面積達十萬呎的亞洲世博置於赤臘角機場,實乃同一用意,志在帶旺大嶼山一帶。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