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2015
配合工業支援 創科實現產業化
創科局局長楊偉雄指搞創科是長期的工作,而香港適合發展一些不需要大量土地或人手的新產業,意味着那是些創新或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但香港要「創科」之餘,同時也需要製造業技術基礎的支援。
圖為內鑲式滴水器。
政府正與業界研議香港「再工業化」,創科一定是主調。不過,在國際談「工業4.0」,中國談「中國製造2025」的產業大趨勢下,作為中國新一代企業家代表人物的董明珠卻說,銷售原子筆的利潤大於她生產的空調!今天兩種產品都沒有甚麼創科元素,而原子筆又比空調歷史悠久,對已掌握其製造技術的生產商來說,它沒有創意,也無創新,但對其他仍未有此技術的企業家來說,就別有意義:世界未必需要一支供火星人書寫的原子筆,但市場就會歡迎一支比現有的更好、更先進的原子筆,因為創「新」並非要做一些全新的事業,而是創「不同」。
有人或會問現在已進入無筆時代,還用原子筆?對,手寫或話音識別技術確比前改良不少,但論普及,相信可見未來,原子筆仍有其生存空間。
本欄最近再三強調,任何創新、創意都需要製造工藝及技術的基礎來支援,創新才得以實現,技術和優質管理的概念都要有傳承,才可同步談創科。
農業上,為解決節省灌溉用水,最新採用滴水灌溉(滴灌或微灌)的方法,其關鍵是應用一個像迷宮的滴水器,使水能夠均勻而定量地,從土地表面滲入農作物根部,這個「迷宮滴水器」並不「創科」,也不懂得飛天(high up in the sky),但卻名副其實的「接地」(very down to earth)。請勿小覷這個「落地」的小裝置,因它能夠節省灌溉水量高達七成,故在內地乾旱地區,如大西北,都獲廣泛使用。
這類「No IT」、創科元素零含量的產品在港又可有甚麼貢獻?試從日常生活想想:今時常困擾大家的固體廢物問題,發泡膠飯盒和膠袋是元兇之一,若在技術上進一步有創新的代用品,例如可分解物料的產品;在法例上,又有較具創意的執行,如徵費及罰則,相信會比徵收五毫膠袋費,以減輕堆填區壓力來得有效。
又例如黏合劑,它的應用範圍廣,郵票、書籍、眼鏡、假牙、假指甲、鞋,甚至金屬等,不同物料或用途對黏合強度的要求各有別,有些要牢不可分(如要黐的鞋底),有些則要隨意可甩(如女士黐的指甲),這些「膠水」的不同概念,同樣沒有甚麼創科可言,但若真的有類似創意產品的專利,也不失為本地一個產業發展的方向。
「創科」有時會流於空談,反而不及回歸基本製造生產般實在,香港談產業「再工業化」,要在經濟上,甚或日常生活上可「利萬民」才應是最大關注之所在。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