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1/2019
保持優勢才可吸引外資
在一個「最適宜駐外僱員居住的亞洲城市」排名榜中,今年香港排名較去年下跌12位。有人擔心,香港對外資的駐外僱員會失去吸引力,而令香港競爭力下降。其實,大家不必被一些無關重要的排名或指數嚇倒,最重要還是做好自己,努力維持香港現有的競爭優勢。
有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調查全球近480個地點,列出「2019年最適宜駐外僱員居住的城市」。結果香港下跌12位至41,是近10年新低。該顧問公司解釋是與環境污染、衞生危機有關,甚至去年因颱風「山竹」吹襲而導致宜居評分下跌。
國際及本地的機構不時都會就香港各方面的表現,對香港未來發展及前景進行評量,這類排名、指數等的升與跌,好或壞,港人應如何看待?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大家都知道,一些現代化城市,尤其像香港這樣的亞洲國際都會,要解決一些「城市通病」,包括空氣污染、樓價飈升、居住環境擠迫、交通擠塞等問題,都頗有難度,如曼谷最近便因未能處理「毒霧」而停課。
大家應看看香港早前另一項更具影響力的排名︰香港連續25年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今年香港得以蟬聯,是在「經濟自由度指數」中的貿易、金融的自由,及政府誠信的得分均有所提升。筆者認為,其中金融及經濟的自由度尤為重要,特別是資金進出境及流動自由。
除限制非法,如「洗黑錢」活動資金的進出之外,合法的資本流動及其自由必須受到保障,自由度高便可吸引外資及其「老闆」來港投資,為港創造就業職位。至於駐外僱員喜不喜歡在港居住,香港是否適合他們居住,對不起,似乎這並不是外資及老闆們的首要考慮。事實上,據投資推廣署的最新資料,境外公司及地區總部在港的數目分別是8,754間及1,530間,按年分別增6.4%及8.3%,屬穩步增長。
全球經濟引擎在創新產業,要吸引境外創科人才來港進駐,以上香港在「宜居」失分之處可能並不是最重要,因對大部分日以繼夜,埋首於初創培育中心或實驗室的人來說,「宜居」與否還是其次,若港府能在其他方面,例如海外人才在港的住所和工作地點的距離可以縮短,或在工作地點附近已有齊生活配套設施等,都可提高駐港創科人才的「宜居」分數。當然,其他像保障知識產權的法規、政府資助等先決條件,更不必多說了。
每個城市都有其「墟期」,只有不斷維持自己的競爭力,「墟期」才得以延續。若聚集的科研人才足夠,港競爭力便得以維持,但我們似乎就沒有印象,澳洲那兩個「宜居」城市已成科研中心,那麼,駐外僱員心儀又如何?打工皇帝若想歎世界,馬爾代夫可能才最「宜居」。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政府擬立法規定所有的士須於車內安裝攝錄設備,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