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2019
打工仔失業數月 不滿家人催交家用 (晴報)
家人本是最強的後盾,惟失業還要面對家人追擊「畀家用」,難免無奈。有網民聲稱已失業數月,母親不時催促他準時交家用,令事主覺得不被體恤。有社工表示,若事主是家中經濟支柱,家人難免較焦急,建議事主騎牛搵馬先搵一份工,以紓緩經濟壓力。
住在同一屋簷下,應該互相體諒。有港男在討論區訴說,畢業後一直是家中經濟支柱,最近因工作的問題,大半年內轉了3份工,目前已失業數月。可是,他的母親不但沒有體諒其處境,反而經常催促他「準時交家用」,他形容被至親這樣對待而感心痛。
其他網民對事主的遭遇持不同意見,有人認為事主若有數年工作經驗,不愁找不到工作,只是現在找不到理想工作而已。亦有網民估計事主來自基層家庭,形容「窮人視仔女為退休保障」,難怪其母親會頻頻催他給家用。
家人或依賴作經濟支柱
香港遊樂場協會資深社工溫立文表示,若事主已工作數年,且是家庭經濟支柱,估計其父母已退休,因此要依賴他作經濟支援。「如果家庭仍要交租或供樓,父母又無工作能力,一定會擔心兒子沒有收入。」反之,若事主的家庭沒有供樓負擔,只需照顧日常生活開支,相信家庭儲蓄仍可支援一段時間。
溫立文認為,事主需了解家人的憂慮,若家中只有事主賺錢,家人催促他搵工也可理解。「建議事主先搵兼職,再物色心儀的全職工作,至少可暫時紓緩經濟壓力。」
親子雙方宜多溝通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總主任(青年及社區服務)蘇艷芳表示,過去罕有聽聞家長在子女失業時,仍催促他們支付家用,反而現時多了父母只要求子女可「自給自足」,不太看重子女會否給家用。「這批家長多數是家境不錯,已有自己居所,毋須依賴子女給家用支援家庭開支。」
此外,現時年輕人搵工重視「work-life balance」,要是不適合的工作,他們寧願等待下一個機會。蘇艷芳又稱,近年年輕人習慣打工一至兩年後,便暫且放下工作,去旅行或參加工作假期,甚至索性創業,未必視打工為長久的選擇。「家長對子女轉工太頻密也會擔心,有時未必是關心他們的收入問題,而是擔心子女的事業發展是否穩定。」她建議事主可向家人坦白處境及困難,雙方多些溝通,減少不必要的誤會。
轉載自: 晴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