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2022
借錢,誰借錢?問誰借錢?
記憶中,年幼時有親戚不常來,但每次來都是黃昏5、6時左右,來了就坐在一旁,等爸爸放工回來。
爸爸回來,他便走到爸爸耳邊說了幾句,爸爸便在褲袋給他甚麼,他便走了。從來沒有意識過他來做甚麼,直至有一次……
他又來了,但不是在黃昏,而是中午時份。媽媽準備了午餐,餸不多,他竟然對媽媽說「使唔使咁慳」,媽媽白了他一眼說「搞掂你自己啦」。之後才知道他每次來找爸爸都是借錢,那次早一點來是因為他找不到爸爸,想問媽媽借,卻碰了一鼻子灰。
60年代,大家都窮,但大家都捱,尚算可以。媽媽很慳家,死慳死抵儲錢。她曾經說66-67年看中美孚新邨一個幾百平方呎單位,賣4萬5千元,卻欠5千元;當時沒有銀行按揭這回事,而爸爸做油漆工人,就算有亦借不到錢。
媽媽怕欠人錢,又欠人情,沒有問親戚借,於是買不成。到78年抽中居屋,她一次過付了10萬多元買入單位,這是她慳的結果。
至於那位常常問爸爸借錢的親戚,好吃懶做,又愛賭錢,最後潦倒而去。幸好他沒結婚,否則害己害人。
讀到一則新聞,講一個英超球員有點名氣,簽了新約,他的家電話響個不停,登門借錢更多,交汽車保險、繳付樓按……叫請吃飯開Party的不計其數。可惜,好景不常,他傷了,收入大減,變得門堪羅雀。
(iStock)
現實世界中有不少人問人借錢、問親戚朋友借、問財務公司借,他們都說有能力才有人借給你。我不曉得怎樣才叫有能力,正如今天收到很多銀行來電,說有筆備用現金,由幾十萬到100萬,隨時可用。
但問題是借來做甚麼?許多人借錢就是貪可以分期還款,壓力少,但即使利息低,還是要還的。何況除非真的等錢用,借來的錢多數變成用途不大。若借錢是為了花費旅行更不應該,但沒收入的學生和收入低的年輕人,卻不怕借錢。他們是可以借多少,便借足多少。
有錢人也不怕借錢,他們借錢是為了做生意;他們借的是大錢,怕借得不夠,做不到更大的生意。他們借錢絕對不會私人借錢,反而會借錢給人,收極高利息。
中產階級卻怕借錢,怕還不到。
【你點睇】陳美寶、羅淑佩分別被任命為運物局及文體旅局局長,你是否認同新任命有助香港鞏固物流樞紐地位及促進旅遊經濟?►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