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2017
【教育新趨勢】真人教學好過AI老師?贏在軟實力!
鄧淑明
鄧淑明
鄧淑明博士,榮譽勳章,太平紳士,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客席教授,香港土生土長培育的資訊科技界企業家。鄧博士於九十年代創辦 Esri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專門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IS)軟件和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鄧博士也是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主席。除了GIS本業,鄧博士對ICT行業、電子健康、環境保育、初創企業及智慧城市等經常提出建議,並積極參與多個政府及民間組織,致力促進香港科技及社會事務發展。
鄧博士的卓越成就和貢獻廣受認同,並獲多項榮譽,包括:香港大學2009年理學院傑出校友、2006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香港美國商會2004年「最具影響力女性獎–年度傑出女青」及2001年香港十大傑出數碼青年等。
智慧城市5.0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資料,在過去的200年,全球文盲鋭減,由19世紀初的88%,到2016年已大幅下滑至13%左右。而近年互聯網的興起,不少自學的網站更相繼出現,如可汗學院(Khan Academy)、維基百科、YouTube等。不過,許多學校的教學模式卻百年如一日,已難以引發學生興趣,也未能為世界培訓更多智慧人才。
隨著人工智能(AI)的應用日益普及,不久將來,教育現場也許變得不一樣:
• AI把老師的恆常工作如批改作業自動化——實驗結果,採用機器學習和預測模型,AI和真人的評分有高達85%相同;
• 虛擬教室能解答學生4成常有的問題——2014年,一位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AI教授,製造了一個教學機械人以應對學生的網上提問,維時達五個月,但學生全然不知一直和機械人對話;
• 分析成功方程式,為每個學生度身訂造課程進度和內容;
• 應用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和深度學習,透過追蹤眼球和滑鼠活動,感知學生何時注意力開始分散、感到疑惑或沉悶;學生究竟試了多少次和多久,才能正確回答問題;
• 透過課堂互動、社交媒體活動等,分析學生的能力、興趣、取向和潛質,找出最佳的學習方式,甚至配對就業市場。
AI分擔了老師繁重的日常工作,但老師非但不會被取代,而且變得更重要,不過工作重心是專注「增值」。
例如發現很多學生都在同一作業犯上相似的錯誤,即是課程內容有問題,老師便要跟進。更重要的是,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揮所長,積極面對前路,成為他們的人生導師。
同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估計,到2030年全球需要招募和培訓的小學老師為二千四百多萬,中學老師更達四千四百多萬,其中八成多的小學老師因原有人員退休而要新招聘的,預期AI可大派用場,分擔工作。
AI專家李開復和阿里巴巴的馬雲早前談到未來時,不約而同地指我們要發揮人類所長。李開復認為善用AI,人機的協同效應會大過1+1,關鍵在於,我們既要充實自己的硬技能,即要有多方面的知識,也須有軟技能,即良好的溝通能力,能跟人合作。馬雲也表示,只有以人為本的工作才不會被機器取代。
記得今年世界圍棋冠軍柯杰三戰全敗給AlphaGo,科大的AI專家楊強教授說,韓國的李世乭也許是唯一打敗過AI的人(2016年和AlphaGo首先公開對陣,五局中勝了一局),李世乭本人呢?他看完柯杰大戰後有感而發:要打敗AI不是沒有可能,但肯定不能用傳統方法,要用創新思維和前人未見的方式打亂它的陣腳,才有勝算。
創意、溝通技巧和優良的情緒智商是人類獨有的特點。讓我們多多努力吧!
參考資料
• How Was Life? GLOBAL WELL-BEING SINCE 1820, 02-10-2014, OECD
• Literacy rate, adult total (% of people ages 15 and above), The World Bank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next frontier, 06-2017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 〈馬雲料未來女性主導經濟〉, 11-07-2017, 《信報財經新聞》
• 〈李世石:柯洁理应得到掌声 人机大战应该改制〉, 28-05-2017, 騰訊體育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