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5/07/2013

建焚化爐解決垃圾問題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最近有關垃圾堆填區的問題,在社會中鬧得沸沸揚揚。香港本有13個可用的堆填區,但都相繼填滿,蓋上泥土後,部分已發展為環保綠化區,不能再把垃圾運到這些地方。剩下仍勉強可用的,只有將軍澳、屯門與打鼓嶺三處,但也拖不了多久了。

 

  垃圾為患,無處可放,惟有擴充堆填區。但將軍澳居民飽受垃圾臭氣困擾,堅決反對擴建,政府弱勢,惟有退縮。在將軍澳退縮後,竟還相信在屯門可以繼續,使人驚訝。政府雖說不是「大細超」,但屯門居民哪有可能接受?政府在此戰役是必敗無疑的。這是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商討九年 無實際行動

 

  2002年夏天,我收到政府一個電話,是要我參加一個研究如何處理「都市固體廢物」(MSW,即垃圾)的委員會,並希望我主持其經濟小組。當時政府官員告訴我,到了大約2013年,所有堆填區都會用盡,必須及早計劃如何避免垃圾圍城。此事對港人生活有重大影響,我不敢怠慢,惟有答應。此委員會的任務是選擇採用哪種科技方法處理垃圾對港最為合適。開了四年會後,並得到一間顧問公司的協助,大家得到共識,要用先進沒有污染的焚化爐才是最可行的方案。

 

  在委員會解散前,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就是焚化爐的選址。雖說新型焚化爐沒有污染,但香港人煙稠密,附近的居民必會反對。可否通過賠償去爭取他們的支持?懂得經濟學的都知道,這容易變成政府的噩夢:受影響的市民絕對會誇大焚化爐對己的負面影響,以求得到更多的賠償。我當時完全相信,只應找一個荒島建此焚化爐,否則政治上過不了關,但卻被告知,香港所有島嶼都已被不同的環保用途鎖定不能動用。其後環保部門換了負責人,過了幾年後,又有另一委員找我諮詢相關事宜,怎料問的問題,基本上是多年前已回答過的;又再多等了一段時間,新的建議還是要建焚化爐,原地踏步,多年無實際行動,莫此為甚!政府不敢面對政治難關,自然不對,但民間的一些壓力團體,也不能脫掉香港多年空轉的責任。

 

源頭減廢 僅延遲堆填飽和

 

  現任政府似乎也是不敢面對某些環保團體的壓力,暫時擱置焚化爐計劃,因以源頭威脅為主。減少廢物本身並無不妥,事實上,在2010年香港每人每天生產垃圾共2.7公斤,比起美國此等消費大國的兩公斤還要多。不過,香港有52%的垃圾被循環再造,比例遠高於美國的34.7%,但要注意,差不多全部的循環再造,都是把垃圾送到內地進行,內地地價及工資日漸上升,將來此路恐怕不通。由此觀之,港人確要改變生活模式,減少製造廢物。

 

  話說回來,源頭減廢雖然必要,但它只可能替香港稍稍爭取多一點時間,延遲堆填區的飽和而已,每日港人仍在生產出近700萬公噸垃圾,若不有力處理,香港無法不變臭港。

 

  現在用擴充堆填區的辦法,極其量也只是再爭取多一點時間,不可能根本性解決問題。經過這麼長久的研究後,在選擇面前,政府應十分明白,焚化爐才是解決的方法,但它不敢爭取撥款建焚化爐,考慮的只可能是政治壓力,但擴充堆填區,卻正正是比焚化爐更不環保,更使居民厭惡的方案,阻力也會更大。既然如此,與其坐困垃圾城,不如回歸本源,在香港眾多島嶼中,用一個建設無污染的焚化爐,當然,這方案也會面對政治壓力,但總體看,會比在民居附近建堆填區容易過關。

 

  (編按:自即日起,雷教授放假,本欄休刊一個月,8月16日復刊,敬希讀者留意。)

 

轉載自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有學者倡60至65歲以下長者之2元乘車優惠,設每月補貼上限700元,你點睇?►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