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7 00:00:00
「授人以魚」=「緩解貧窮」? (曹禹)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Social Ventures Hong Kong) 成立於 2007 年, 透過對城市的重新構想,致力推動社會創新改變,創立和培育創新及可持續的商業項目,解決香港逼切的社會和環境問題。10 年以來,SVhk 培育、投資和支持了超過 40 個社會創新項目,包括鑽的 (無障礙的士服務)、要有光 (社會地產)、Green Monday (全球綠色運動)、RunOurCity (全城街馬)等。
點解會貧窮?是無魚食,還是唔識釣魚?亦或是根本沒有能夠釣魚的地方?
香港,既有綜援、食物銀行和眾多提供食物援助的機構,亦有僱員再培訓局和其他提供就業培訓的機構。暫不論其成效,但已算是有「授人以魚」亦有「授人以漁」。那還缺乏甚麼呢?
是香港人不再拼搏嗎?以香港的工作情況來看,答案絕對是「否」。有人每日工作15個小時,包括清潔工人,也有不少上班族;還有菜販,凌晨3點進貨、5點擺檔、從早上6點做到晚上8點。即便是中產,也絕不是「喝杯咖啡、看法國電影」這麼簡單,加班也是家常便飯。
那問題在那兒呢?也許是香港愈來愈缺乏向上遊的機會,徒留下不斷努力卻停留在原地的失望。香港人只為了保持現在的狀態便已要拼命努力,好像只能為財團賣命一生,才能換取三分地、四堵牆。想做個小販自食其力,難;做個農夫耕田種菜自給自足,也難。或被逼遷、或被收地。勞碌的工作只為能保障自己物質上的滿足,再也沒有「多餘的」空間去「發夢」,更妄談追尋夢想。
這正正導致現時香港文化產業式微和創意乾涸,也令人逐漸失去「闖蕩」的勇氣及求知和探索的精神。
大學生便是這種「缺失」的受害者。大學時期應是精力充沛、多點子、多嘗試的黃金時期,但現時大多大學生都只著眼一張畢業證書和未來的一份好工。當然,這無可厚非,畢竟一份好工是大多數人的追求,不過值得反思的是,為何「教育」靜悄悄地變成了「工作培訓」。
以往,由於西方經濟科技發展和分工細化,所以需要大量專業和管理人材。培育專業人材成為了高等教育的使命,也逐步造就了現代教育「流水線」式的模式——小學、中學到大學;現在有些學校甚至用「無縫連接」招攬生意。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思維模式又是否仍然奏效呢?很多家長學生以為自己是學校的「顧客」(畢竟要負擔不少的學費),但其實學生更像是「商品」,是學校為滿足商業市場需求而製造出的「人才」,供各大老闆消費。目標為本(target-orientated),過於強調結果,讓教育變成了「快餐文化」,而過程中一些最為重要的東西逐漸喪失。
然而,隨著愈來愈多的大學生畢業,社會上對這類人材的需求已慢慢飽和,大學文憑已經不能保證高薪厚職,又該如何?是追求更高的學位,或者留洋鍍金,亦或者北上發展?
也許,是時候正視問題的根源,重置教育最根本的價值,讓同學找回學習的意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教育本應就是啟迪思想、開發智力、授業解惑。香港需要多些選擇,不只是金融或地產等。
同樣地,在解決貧窮問題時,我們也應重置香港人拼搏的價值和意義。在賺取金錢的同時,也應有一個人生的目標、一個拼搏的理由!社會企業,也許是個選擇。就如近年香港有愈來愈多的大學生對社會創新感興趣,其中也不乏青年社企家,他們堅持夢想,希望為世界帶來改變。不論成效如何,「嘗試」就是最好的回報,多些「參與」和「創新」就是極佳的社會回報。
「授人以魚」只是應急之法,真正要解決貧窮還需改變整個「漁業市場和產業鏈」。多些選擇,多些機會,多些夢想,多些嘗試。
曹禹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助理經理
【你點睇?】恒指在2024年先跌後升,你點睇2025年港股走勢?►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