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6/2017
香港貧富懸殊與M、N因素
在香港快將慶祝主權回歸20周年之際,港府最新統計報告顯示,過去5年的貧富懸殊惡化,反映貧富差距的堅尼系數,進一步拋離0.4的警戒線,創下45年來新高,達到0.539。事實上,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早在多年前已曾發表報告,指香港是全亞洲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城市,更是全球貧富懸殊先進地區之首。
堅尼系數是作為評定城市財富分配平均程度的標準。這個指數在0和1之間,數值愈低,表明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愈均勻,反之亦然,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從全球來看,非洲和拉丁美洲是不平等程度最嚴重的地區。拉美城鎮地區的平均堅尼系數是0.5,南非則高達0.73。
關於「貧富懸殊」,重點在「懸殊」這兩個字,反而何謂「貧」是相對性的,每個年代的定義都有不同。70年代香港的堅尼系數處於0.43,市民大概仍可接受。但自80年代起,堅尼系數不斷攀升,至2011年,已升至0.537,反映市民的收入差距愈拉愈闊。如今的堅尼系數達0.539,統計處歸咎於人口老化加劇,顯然難有說服力,因為有目共睹,基層收入仍然偏低,低技術工種收入更低,大部分低收入者僅受惠於最低工資,這都於人口老化無關。
最近盛傳有望出任下屆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的扶貧委員會委員羅致光,在一個電視節目上表示,可考慮以拓寬稅基方式,包括提高標準稅率,解決貧富懸殊。他的建議可說是﹕與其扶貧,不如削富。但「削富」之說馬上被富者口誅筆伐。身兼現屆港府行政會議成員的商界立法會議員林健鋒隨即針對羅氏建議反唇相譏,認為此舉將會嚴重打擊香港的競爭力,動搖香港賴以生存的營商環境。此一反駁僅是老生常談,卑之無甚高論。下藥必先對症,今日香港的貧富懸殊與昔日不同,主要是多了兩個因素,一個是M因素,另一個是N因素。
所謂M因素,指香港現時已蛻變成M型社會。M型社會是日本學者大前研一所創,形容低下階層及高收入人士增加,原屬社會主流的中產階層日漸消失。M型社會的出現,源於樓價高企、租金上漲、生活成本不斷增加,中產人士有供樓、養車、養兒育女等多項支出壓力,逐漸負擔不起生活成本,向下流動至低下層。
另一個N 因素,指的是N無人士,屬香港詞語,脫胎自「雙無人士」、「三無人士」的延伸。這些人士多為社會基層,收入低微,「N無」是指他們由於不同原因而未能享用各種社會福利,當中包括政府對基層的援助。他們只能以高昂費用租住「劏房」或甚至露宿,過著比綜援人士更貧窮的生活。現任政務司張建宗在任職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時也曾聲稱:「現時N無人士最需要政府幫助,政府會積極找辦法處理在職貧窮的問題。」
中產階層是社會穩定的基石。一個沒有中產階層的M型社會,加上將N無人士趕入窮巷,必然令香港日益撕裂,仇富日甚,發生動盪的機會率極大,2014年的「雨傘運動」就是一例。這些問題必須正視,多管齊下來收窄貧富差距,不論加稅還是扶貧,都以穩定香港為主要思維,否則香港談甚麼競爭力也是廢話。
【你點睇?】當局料聖誕新年期間逾1300萬人次出入境,較去年同期大增。你對本港聖誕新年市道是否有信心?會否出境旅遊?►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