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2013
投資者的慣性
人總有慣性。舉例說,有巴士站因道路改建而被停用,原本在這裏等候公車的人一定很不習慣,一般在睡眼惺忪的不清醒狀態下,仍會走到這個停用的巴士站。改變習慣的過程需要時間重新適應,而且每個人都會有不同方法,有些人會改乘其他交通工具,又或者走到搬遷後的那個巴士站;亦有人不接受改變,甚至反對遷拆巴士站。每次要改變習慣,都必然會帶來短暫的混亂。
這種情況也解釋了投資市場近期令人無奈的走勢。自2008 年金融海嘯後,這5年來環球經濟一直受困於歐洲債務問題又或是美國的債務上限和財政懸崖,大大小小的危機從沒有離開過。雖然每次出現危機時,市場總會有些震盪,但投資者總算能掌握資產價格的走勢,當進取(risk on)時便買股票或高息貨幣;相反,避險(risk off)時便買入黃金或主權債券;更重要的是無論危機如何演變,市場都有一個共同信念,就是包括美國在內的環球各國央行,會維持買債和低息的貨幣政策,這主宰了大家投資的大方向。
可是在過去一個月,各種資產價格的變化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實在叫人有點措手不及。歐元和英磅對美元都反彈至近3個月的高位,可是澳元和紐西蘭元卻拾級而下,其中澳元更跌至近2年的低位。此外,股票,債券,黃金的價格皆全線下跌,資產價格之間的關連性出現變化。現金為王(Cash is King)的概念再次興起。可是市場並沒有出現甚麼新的危機或股災,真正原因的就是大家對貨幣政策預期的慣性正在受到衝擊。
溫故知新,大家這5年面對無數危機,但偏偏沒有經歷過美國退市。投資者突然失去了主流方向,大家以自己的角度閱讀和理解政策轉向,這些混亂的資產價格就是反映了各人都在適應當中。以股市為例,美國有能力停止買債,理論上是代表美國樓市和就業市場看好,經濟和企業盈利將受到支持。但大家又會擔心股市上的熱錢因為退市而被抽走。又以債券為例,近期的價格跌勢頗急,但儘管債券價格將來易跌難升,仍然有很多人擔心資金無出路,慣性地進入債市。當然還有部份人認為即使美國聯儲局停止買債,加息之日仍相當遙遠,因此買樓買債仍然有可為。
過去5年因為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而作投資決定的資金相當龐大,所以這個因適應而產生的混亂相信還會維持一段時間,但市場的分歧將會逐步收窄。筆者以強美元作為分析基礎,債劵,商品貨幣和黃金等方向有需要作出調整,最後關鍵在於當資金重新適應和部署後會否進一步流進股市。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