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2020
淺談新冠疫情對城市規劃的三大影響
隨著冬季的來臨,歐美多國的疫情都有反彈跡象,「封城」、「社交距離」等詞再次成為近日的常見用語。更令人憂慮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及多名傳染病專家已明言,就算疫苗研發成功,亦要做好與新冠病毒共存的心理準備,因此我們希望藉此機會探討新冠疫情對城市規劃的三大影響。
增加住宅面積以應對「病態建築症候群」
第一,優化現有城市規劃中公共衛生指引的步伐將會加快,以應對「病態建築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眾所周知,香港的房屋單位普遍都是「蝸居」,現時本港的人均居住面積僅為170呎,遠較新加坡、東京等鄰近城市為低。長期與家人共處一室容易產生矛盾,身心壓力自然倍增,如果室內通風或消毒系統未如理想,出現「病態建築症候群」的可能性很高。當人們有更多時間居家工作,增加住宅面積顯然更理想,因此提升人均居住面積非常必要。
超高密度的建築群,即我們平常所說的屏風樓,亦理應避免,全因這種建築方式會窒礙市區空氣流通,加速病毒傳播。因此,優化現有的街道及建築物條例,通過擴闊街道、採用「沿街後退」(Retreat along the Street) 、採用樓梯式建築設計 (Ladder-style building) 等方法紓解屏風效應,可謂達致「健康城市」的關鍵第一步。
位於法國巴黎的「沿街後退」設計
城市規劃大綱亦應引入更多公共、綠色空間,並全方位推行「綠色療癒」(Green Therapy)概念,以保障港人身心健康。雖然本港有著極高比例的郊野公園用地,但公共空間的分布非常不均,以致人均公共空間只得9平方米,遠低於新加坡的27平方米,可見提供更多的公共綠色休憩空間非常必要。事實上,世界各地已經有不少繁華都市已經開始在社區建設更多公共綠色空間,東京的「垂直綠化」 (Vertical Plantation)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位於日本東京的垂直綠化設計
逐漸轉向「全方位工作生態」勢在必行
第二,實現「全方位工作生態」(Total Workplace Ecosystem) 將會是商業世界的下一階段。隨著通訊科技越趨發達,工作空間不再只局限於辦公室或單一空間。根據戴德梁行最新報告預吿,傳統寫字樓將會逐漸被寫字樓、彈性租借空間及在家工作的「三結合」取替。此外,相信企業很有可能基於「聚集經濟」(Agglomeration Economics) 的考量,只將負責核心業務分部留在核心商業區,並將後勤辦公室遷至位於九龍東的第二核心商業區(CBD2),以降低營運成本。
電子商務及「再工業化」是大勢所趨
第三,為了防範疫情擴散,在家工作、減少出門成為了新常態,因此對電子商務的需求亦大增,重塑了現今消費模式。最大代售平台Oberlo 及摩根大通於今年公布的相關的研究數據,發現疫情推動更多網上消費,本港電子商務的增長率為10.2%,盈利為近美元600億,年增長為超過23%,預期電子商務佔零售總額的比重將由2017年的10%急升至2023年的22%。值得留意的是,在過往一年本港已有520萬人曾使用電子商務的相關服務。而電子商務亦衍生對土地的額外需求,全因電子商務越趨發達就需要更多用地作物流倉庫、跨境交通及後勤控制中心之用。因應未來科技化及數碼化趨勢,機械程式、5G發展、人工智能更會加大對數據中心、智能研發等設施的需求,因此加快造地可謂勢在必行。
「適應性規劃」是關鍵的長遠發展策略
不得不說,這次新冠疫情的確為土地房屋及城市規劃帶來巨大變化,亦看到了只有及早準備才能處變不驚。長遠而言,採用「適應性規劃」(Resilient Planning) 以提升競爭力可謂事在必行,全因只有提升香港的韌力以預防及應對將來的挑戰,才能具備從逆境中復原的能力。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