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2022
對症下藥:從策略性採購到綜合醫療願景
本港公營醫療服務處理九成住院個案,然而私營醫療服務開支佔全港約一半醫療開支,證明醫療資源分配上存有明顯漏洞。我們的2018年醫療政策研究報告已提出在以人為本、以基層醫療為主導的綜合護理服務框架下,以策略性採購解決公私營服務斷層。
由香港中文大學醫療體系及政策研究所總監楊永強教授的領導下,我們最新的研究報告《實施策略性採購:促全民健康》建議政府推出慢性病醫療券和管理計劃,為45至54歲的香港市民全額資助於社區接受由私營服務者提供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篩查,並按需要安排有關慢性病的管理和其資助。我們期望以此醫療券,改善本港慢性病患上升趨勢,並進一步展現策略性採購在本港的莫大潛力,為政府準備中的基層醫療發展藍圖提出啟示。
事實上,醫療券作為需求方的融資工具,在香港早有先例。由2009年至今,長者醫療券每年資助本港長者使用私營基層醫療服務。曾使用醫療券的長者佔合資格長者總數的百分比於近年更高達98%。然而長者醫療券申報用途近八成都是偶發性治療,與加強預防性護理的政策原意相違。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已公開表示,現時正研究把長者醫療券的指定金額限作特定用途,實是良策。
汲取了長者醫療券的經驗,我們相信新提出的慢性病醫療券和管理計劃能夠加強醫療政策的針對性,真正為改善基層醫療「對症下藥」。報告亦強調本港必須考慮醫療系統的不同層面以設計有關計劃,以達至綜合醫療願景,當中包括:
一, 宏觀層面:融資持續性
面對人口老化和慢性病負擔加劇,醫院管理局的撥款在此屆政府任期中已上升四成半,系統持續性受到重大考驗,突顯基層醫療發展的重要性。在醫療系統層面上,我們報告便提到需要定期就香港人口健康需求作出評估,釐定政策優先次序,並加強各方協作,鼓勵不同服務提供者訂立共同目標、整合服務、以及分享資訊以確保開支用得其所。
二,中觀層面:人手規劃
若然我們能善用廣大的私營醫療服務者,公營醫院便能更專注專科及住院護理。但是公私營協作計劃必須有充足財政和誘因配合,方能提升私營醫療提供者的參與率。而且在引導病人到私營系統的過程中,有關政策必須防止公營醫院專科人手流失。這些要點都是涉及在醫療服務採購者及提供者的關係建立,包括界定權限、表現評核和整合服務等,方能發揮公私營醫療服務者在本港基層醫療上的重大角色。
三,微觀層面:公眾教育
在推行新計劃時,公眾教育可說是舉足輕重,當中尤以長者為甚。計劃內容應避免艱澀難明,推行後亦應配以持續公眾推廣,以確保計劃不會被誤用。策略性採購除了宏觀和中觀的考慮外,亦需關注微觀的個人護理歷程,以病人為中心,賦權市民在計劃制定中分享意見;同時鼓勵個人健康管理,如與患者一起制訂疾病管理的共同支付計劃。
鑒於本港醫療系統的複雜性,我們的研究報告實在無法一蹴而就。除了有賴系統不同持份者的思維轉變和制度改革外,我們期望政府能接力,為策略性採購的管治架構、公眾衞生優先次序、私營醫療在港的角色等關鍵問題加強研究,方能從具針對性的策略性採購政策,推進至更深遠的綜合護理願景,以達至全民健康。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