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8/2010
乳品安全的「光明」之道
「大頭嬰兒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先後曝光,善後工作尚未完成,卻又爆出了懷疑聖元奶粉激素含量超標,以及先前官方嚴令銷毀的受污染奶粉再度流入市面的醜聞,令社會大眾對國產奶粉及乳制品的質量難以重拾信心。
種種跡象顯示,中國乳業的系統化存在缺陷,產業鏈散亂渾沌,如果不從根本上取締有害劣質乳品的產出源頭,單靠階段性的「嚴打整治」,只能短期內壓制有害劣質乳品上市,最終亦如唐詩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野草一般「燒之不盡」。
中國乳品行業最大的問題,歸根究底是生產過程的無序化。就是實力雄厚的大企業佔乳制品企業的比重太少,使過多的乳制品「小作坊」輕而易舉地進入生產程序。由於原奶具易變質、易受污染的特性,故奶源、生產、包裝、分銷等等環節都有較高的要求保障食用安全,故此通過乳業整合,將不具備技術、衛生條件和不具備規模生產能力的乳業「小作坊」摒棄在外,以方便乳品質量的監控,有效減低有害劣質乳制品出現的概率及其後遺症的嚴重性。
「三聚氰胺事件」禍出奶源。奶農把牛奶賣給「奶廳」後,「奶廳」經營者為瞞騙牛奶加工企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奶源中的「蛋白質含量」。「奶廳」多如繁星,又良莠不齊,摻假作弊的「小作坊」即便被取締,由於固定成本低,只要換個地方、換塊牌子,無良業主又可「東山再起」,令「奶廳」監察形同虛設,變得防不勝防。
筆者參觀過「全球乳業20強」的「蒙牛」和「伊利」在內蒙呼爾浩特廠房,設備均十分先進,管理標準亦與國際接軌;可見「問題症結」只存在於購入奶源以前的階段。
一位業內朋友私下告訴筆者,以往為爭奪銷售市場份額,乳制品企業都傾向於向「奶廳」購買奶源以降低成本。但「三聚氰胺事件」令業界「覺醒」:對乳制品質量疏於監管,企業可能遭受致命打擊,從而引發大型乳企對上游奶源及產業鏈的關注。如今「蒙牛」、「伊利」和「光明」都實現了主體奶源向牧場奶源的轉化,來自牧場的優質奶源已經成為了大型乳企奶源的絕對主體,乳品安全不再是受困擾的「老大難」問題。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光明乳業」上月則發表公告,以折合約3.82億元人民幣的代價,購入新西蘭辛萊特乳業公司(Synlait Milk Limited )總共2602萬股新發行的普通股,從而獲得後者51%的絕對控股權。上海「光明乳業」購併案揭開了中國乳制品企業海外購併的序幕,或將產生乳品行業整合的「洗牌」效益。
乳品企業的購併整合最少帶來三大好處。首先,縱向擴張的策略可以為企業提供穩定、可靠的原料供應,在產業鏈的完善上注入安全的力量和活力,減低乳品企業生產過程之外的種種或然風險。
其次,集中的行業分布結構也有利於監管部門的督導與監察,乳企本身也易以建立較高質量標準的控制體系,保證乳制品的質量。
最後,由於提高了乳品企業進入行業門檻,巨額的投資規模及商譽迫使企業重視品質,保持產品的質量,致力於新產品的研發。說得難聽點,萬一出了事,最起碼還可以找到具有賠償能力的機構,免去苦主索償無門之苦。
筆者推崇中國乳企的購併,主張寡頭壟斷式的行業格局,是基於乳制品質量不僅涉及食用安全,甚至關係到國民體質。如果乳企業可以自我完善,有序地進行生產,乳制品的安全性及穩定性必定會大幅的提高,到時不僅一度深受港人歡迎的「蒙牛」牛奶又會重新出現在香港超市的貨架上,境內外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也會漸漸恢復,日後「光明」繼「蒙牛」和「伊利」之後,成為「全球乳業20強」亦並非是夢想。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