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1/2017
外遊做「功課」 增廣見聞
農曆年假,港人一家外遊十分普遍,但為了讓子女能準時完成假期功課,部分父母會叫子女「帶住功課去旅行」,其實,人在異地,一些另類功課會比傳統功課更能令子女得益。
「帶住功課去旅行」其實是自尋煩惱,懲罰著同行的家人或親友。因此,有人已建議香港仿效台灣的做法,改變長假(寒假)要做功課的傳統,推行長假期無功課的安排,甚至平日每星期或每月都設一天「無功課日」。
本欄昨日已肯定了功課存在的必要和價值,但筆者認為適當、適量的功課是必須的,尤其是長假期功課的形式,因沒有了時間上的逼切性,更可多元化,例如老師可叫學生看一齣電影、話劇;學生可以參觀展覽、聽音樂會、野外考察等,再做報告,都是常規作業以外的選擇。
至於家長帶同子女到境外旅遊去「增廣見聞」,父母有沒有想過,既然一家在「外」,是否真的吃喝享樂完就算,而沒有讓子女有些見聞或知識,可以帶回「內」?
作為負責任的家長,在外遊享天倫的同時,可否另為子女增值想一想?筆者雖嗜吃,但也未必會依足旅遊指南吃當地著名美食,因為:最美味的未必「抵食」,及難以輪候!因此,除非極難吃,否則也會盡量嘗試吃當地的地道食品。
外遊前,的確要確保子女做足「功課」,預先認識當地的文化和風土人情,他們才可更深入了解旅遊時的所見所聞。例如筆者喜歡參觀博物館,就會預先蒐集資料,看看那件館藏值得仍仔細欣賞,再選定。否則,館藏多不勝數,難免走馬看花,最終或會空手而回。若不進博物館,賞名畫、看著名建築,欣賞在港難得一見的歐洲建築物,無論是皇宮、教堂、議會大樓、橋樑、民居等,大至建築力學、風格,小至玻璃用料,都可讓子女眼界大開,若不預先「做功課」,看過後便只「看過」,毫無增益。若子女愛欣賞山水,也可預先認識一下當地山勢地貌的地質和形成的特點,又是一份常識、地理的「功課」;若再配合歷史建築,如寺廟古剎、堡壘城牆,又可另寫份史地沿革的報告。
「去旅行,去到盡」也未必要用盡時間和精力去吃喝玩樂,而是做以上這樣的一份「活功課」。家長或覺得這樣外遊太辛苦,但要望子女成龍,不從小學、幼稚園的長假期開始這樣做,自小養成「外遊-學習」的模式,子女又怎會升讀到家長心儀的中、小學?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卓林普經優才計劃成為香港居民,桌總冀當局放寬16歲以下青少年進入桌球室限制助年輕人接觸桌球,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