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3/2017
醫療改革 關鍵在人
要應付公共醫療的挑戰,無論多有效而可行的創新構思、制度或科技,若要落實,關鍵仍然在「人」。
本港醫療負擔沉重,在改善醫療體系的同時,市民應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識。
改革過程中,醫生固然極為重要,即使普通市民,為自己為香港,也要關注健康。
公共醫療系統以外,政府也鼓勵市民使用私營醫療服務。研究討論中的自願醫保計劃在「必定承保」、「附加保費設上限」、「保單自由行」及「設高風險池」等幾方面,政府已作出讓步,並希望提升個人住院保險產品的質素和透明度,而扣減稅款,更會是個誘因。醫生與保險業界好應就具體的細節安排,達成共識,以協助紓緩公共醫療的沉重壓力。
社會期望醫者即使沒有「父母心」,也應真誠為病人最佳利益去考慮,而不應以醫者一己利益著眼。古代仁醫有懸壼濟世的抱負,但近年醫生贈醫施藥的義行卻較少聽聞,反而部分醫生與私人醫療機構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則常見,至於會否有極小部分醫生由於利益所在,而有超出「醫療需要」的做法或決定,大家或要細想。
極少數醫生或會因應保額上限來收費,導致日後的自願醫保計劃未必可以如政府預期般,有效減輕公共醫療的負擔。例如治療癌症究竟是透過外科手術切除癌細胞、化療、服用標靶藥物,還是三管齊下?不同醫生可能各有專業判斷及治療方案,但外科醫生則難免令人質疑其診斷與利益有關。
手術及其後遺症往往會對病人生活,會有很大影響,而且現代醫學近年已對外科手術治癌的方法有不同看法,認為可另有不同的治療方案,當然,醫療費用也可以有很大的差別。因此,無論是私人執業或在公共醫療體系服務,醫生都應以實際的醫療需要及病人最大的利益為依歸。
此外,既然香港有中醫的傳統及服務需要,醫護界及政府便好應抱持開放態度,積極探討中醫在提升公眾健康水平方面所能發揮的作用,包括中醫藥學的臨床應用及試用。
健康香港不但需要一群醫德與技術兼備、仁心仁術的醫生,市民也要提高公共健康意識,例如感染與環境因素頗有關係的禽流感,市民對活家禽可有特別提高警覺?又或對巴西進口凍肉最近所造成的食物安全危機,市民又會否有所警惕?甚至早前曾有豉油樣本被驗出含致癌物,市民又曾否關注?
「把社會變成醫院」是要讓社會變成一個龐大的「醫療機構」︰醫(療)、(保)健的知識都要普及,並鼓勵市民關注、重視健康,吃健康食物,過「清、真」生活,才可真正減低個人和社會的醫療開支。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有學者倡60至65歲以下長者之2元乘車優惠,設每月補貼上限700元,你點睇?►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