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2018
出錢出力 追趕創科熱
香港科學園首家「獨角獸」商湯科技(Sense Time)最近完成新一輪融資,令其估值達230多億港元,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創科熱潮下,香港可能「已錯過了AI這班車」,但其他「班次」必須趕上。
獲阿里巴巴集團領投,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及蘇寧等投資機構跟投、注資的商湯科技,在人臉識別、圖像識別、自動駕駛、人機交互、醫療影像、深度學習硬件優化技術等多項AI核心技術和商業應用方面,領先業界,並已與400多家知名企業及機構合作,堪稱亞洲第一。而商湯的香港總經理尚海龍認為,香港要成為國際級城市,必須憑科技武裝自己,但他形容港府推動創科欠缺勇氣,才令香港錯過了「AI這班車」。
正如尚海龍說,香港有高端的科技人才,亦有區域優勢,卻無世界級企業。香港在營造創科的生態環境方面,當然要有很多軟、硬件的配套,以今時港府在財政上相對優裕的條件,用財務資源,「落水」扶持創科,還是較容易及可行的。
筆者建議港府在創科的初創企業(startups)3個發展階段,仿效天使投資者,以資金扶持「三步走」︰一、在企業只有初步概念時,由各大學校長物色、遴選,推薦予政府投資;二、在startups真正營運初期,聯同商界或私人投資者,以資金配對形式投資;三、在startups公開招股前(Pre-IPO)入股。
政府在startups不同發展階段,分別扶持初創,才是對創科創意的具體鼓勵和支援。看創新及科技基金由2013/14年度的7億至2017/18年度的15億元,都微不足道,直至今個年度注資100億元才較具規模。時不再來,筆者建議在「第一步」即以2億元,資助20家初創企業,每家1千萬元,只要其中1家成功,成功率也有5%,而在這「概念」階段,港府不必太顧慮初創成功與否,重點反在鼓勵、營造相關的創業環境。
創科基金經常被創業者詬病太難申請。至此,政府必須理解,有創意者未必是企業家,正如精於廚藝者未必能當行政總廚;善教學者也未必能做校長一樣,這種「創」而優則「企」的觀念,實在需改變一下,同時也必須為初創尋找政府注資「拆牆鬆綁」。
第二和三步商界參與雖然較多,但政府仍須聯同參與;在進行IPO前,「政府參與」可被視為是個「光環」,以加強初創進行融資的優勢。
港府今時港府在追趕創科的策略上,要一改過往只搭建平台的做法,還要投入「唱戲」,並加強部門協調,動用政府其他資源,壯大創科產業,否則,頒多少個創科創意獎項,也無助於創科企業生存。
轉載自: 晴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