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2014
甚麼是「禮.儀」?
藍婷
藍婷
《形象UP!》專欄已暫停,感謝讀者支持。專欄將於2023年2月15日存放於「過往專欄」內,方便大家隨時重溫。
藍婷,MSc, AICI, CIP|國際認證專業形象顧問暨培訓總導師|活得精彩策略形象管理始創人|素食力行者
2006年始,於香港、澳門、廣州、上海、成都及寧波為多所著名企業培訓了近一萬人的職場及專業形象・商務及社交禮儀文化・表達溝通培訓。曾培訓的對象包括國內銀行管理層、跨國建築業執行董事及總經理、地產發展商管理層及前線、保險從業者、酒店管理層及職員、建築師、工程師、醫生、律師、會計師、教育顧問、社工、美容化妝顧問、演藝業…。著作包括「職場易容術」、「形象IQ‧小技巧‧大影響」、「生活形象Modern She」、「模特兒專業路how‧why‧what‧where」。十年以上專欄寫作者,發表超過一千篇的形象專欄及素食文章。疫情後更戥力倡導素食,兩年來發表超過一百道素食煮意。- 網站:活得精彩
- 微信:活得精彩 |微信公眾號:活得精彩生活形象館
- Facebook:活得精彩-Exciting Life
- YouTube:活得精彩藍婷
形象UP!
這邊廂參加完「第七屇全球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大會」回港,那邊廂剛下機就在機場目賭以下情景:兩位大概十三、四歲學生,來到行李輸送帶,走在已站於黃線後的朋友面前,換言之就是用個背「得在你面前」,之間距離不足一尺,相當「親密」。事實上,當時左右隔鄰還有空間可站,他們對友人卻「視若無賭」。
時下好多人懂「儀」,卻未必有「禮」。只打個招呼說聲好,是「儀」(行為儀式);尊重別人(如以上例子,有先後及空間的尊重),是內涵素養,才是「禮」。以中華經典文化的「禮」來看,弟子規就有一句『長者先 幼者後』。這兩位小朋友可能從未接觸過聖賢教育的「禮」,也沒有「行」於生活,否則,相信會減少以上的「冒失」行為。以西方的「儀」來說,西方人相當注重人與人的空間,陌生人之間,最少有三尺距離。少過三尺,容易令人有「被冒犯或侵佔」感,會形成「不安」。
剛參與「全球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大會」,接著就在機場親眼看到這一幕。記起早前讀過一篇報導,說中國國家領導習近平主席去年十一月到訪孔子家鄉曲阜之後,提及細讀「論語」。聽說國內已有地方領導正在籌劃推廣經典文化於尋常百姓家。在想,如果讓小朋友從小接受經典文化教育,引導讀誦之後,以生命「解經」及於生活中「行經」(實踐),可能會加強提高禮儀「行」為,終極目標是提高人的質素,最終,是希望即使大家有不協調或意見不合,可會求同存異,生活和諧。
放眼生活,又公民教育常提大家要讓老敬老,車廂內仍見不少長者站著,而坐著的卻是較年青一輩。這時,建議港鐵不妨廣播一下經典話句:「長者先 幼者後」。
如不偏想,聖賢教育不盡是「食古不化」的。何不「古為今用」,關鍵是需要「明師」(明白的導師,不是只有名氣的導師),及用得恰當。
共勉之。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