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2020
山上山下貧富鴻溝 懸崖村寫入歷史
在香港,有錢人都住在山上;在內地,只有貧民留在山上。
山上山下,是貧和富的鴻溝。
四川涼山有條知名的「懸崖村」阿土勒爾村,在海拔1,600多米的村落,過去住了160多戶村民。幾百年來,村民出入,要不繞過後山兩條村落,路況平坦,但要走六、七個鐘,要不就選擇另一條快捷路徑──在崖邊爬梯,上落不到一個半小時,可是梯子僅以木頭和藤蔓編織,很易腐朽,旁邊就是萬丈深淵,風大的時候,梯子搖搖欲墜,稍有差池,粉身碎骨。
據村民引述,過去發生過約10宗墮崖身亡事故。然而,為了生計,為了上學,為了改變命運,再驚心動魄,也只能硬著頭皮。
每次出入,都是一場生命賭博。
為減少孩子上下山,山腳的勒爾小學實行寄宿制,學生只有過時過節或寒暑假才爬山歸家。父母每半個月會探訪一次。時至今日,對於窮鄉僻壤孩童,讀書都不是必然的事。
2016年藤梯轉鋼梯
2016年,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政府籌措100萬元(人民幣‧下同),為村子修築鋼梯。2,556級鋼梯,由6,000根鋼管建成,足足重120噸,全由村民一手一腳運送、搭建。接著,連水電、手機網絡都有,為村子注入新氣象。傳媒大肆報道「天梯」的消息,無人知曉的農村,變成聞名中國的景點,不少人慕名而至,帶動當地旅遊業。
一條孤寂村落,頓時熱鬧起來。
有村民為此改革農業,跑到雲南學種三七,甚至開拓出臍橙、青花椒、油橄欖等農業項目;有人拿起手機當網紅,介紹懸崖風光,當起攀梯教練。幾年間,村民的人均收入翻兩番,由2014年每年不到2,000元,到2019年的6,000元。
今年中入住安置樓房
今年5月,超過一半的懸崖村民由山上遷到山下,入住政府於城郊興建的安置樓房。新屋內配備電視、梳化及洗衣機,最重要是出入再不用擔驚受怕,正式告別爬天梯的日子。
由藤梯到鋼梯,由與世隔絕到城鄕接軌,阿土勒爾村的天梯,見證懸崖村民脫貧上流,也是中國由貧窮邁向小康的憑證。
有興趣了解當代中國的社會變遷,記得讚好《時空筆記》facebook專頁,緊貼最新動態。網址:https://bit.ly/2XK6Mzc
昔日藤梯旁就是萬丈深淵,風大的時候,梯子搖搖欲墜,稍有差池,粉身碎骨。(圖片由作者提供)
鋼梯建成後,勒爾小學的老師帶着3歲的兒子跟着學生爬梯上懸崖村家訪。過去路不好走,他從未帶過兒子上山。(圖片由作者提供)
今年5月,超過一半的懸崖村民由山上遷到山下,入住政府於城郊興建的安置樓房。(網上圖片)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