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0/2015
擁有自己第一個千萬
當一個人連第一個100萬也沒有時,和他說要有1,000萬,好像是天方夜譚。
我在2001年為自己訂下在退休時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但短期目標是一定要有的,於是先訂下100萬港元;兩年後做到以後便訂下100萬美元的目標,之後又訂下1,000萬港元……
為甚麼第二個目標由100萬到100萬美元(780萬港元),但第三個目標卻訂得太低,由100萬美元(780萬港元)至1,000萬港元?
對!
我的看法是把目標訂得易記,不要太複雜。
要做到有100萬不難,但由100萬港元至100萬美元,則十分有難度。不管目標是100萬港元、100萬美元,還是1,000萬港元,最重要是以甚麼方法去達到。
想要擁有自己的第一個千萬,有很多種方法。被歐洲媒體稱為「理財之神」和「歐洲巴菲特」的Bodo Schäfer說有4個方法:
1.定期儲蓄一定比例的錢;
2.把儲下來的錢進行投資;
3.尋找新的財源;
4.把新財源的部分收入儲起來。
如果一個人依照以上計劃去做,必可以在15至20年內擁有1,000萬至3,000萬的財富。
看似是不可能的任務,更似是難於登天,但雪佛的個人經歷卻證明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變成可能。
有人提出一個大計劃,把全世界所有的財富拿出來平分給全世界的人。假設一人可以分到10萬元,可能不到一天,有人已經少了6、7萬元,有人的錢卻變多了。結果是幾個星期後,這個世界又回復至原來的樣子,變回只有有錢人和窮人兩個世界。
研究人員認為,大約一年後,金錢分配會回復至原來的樣子。那個窮人即使曾經得到10萬元,最後也變成一無所有。為甚麼?
答案是有錢人和窮人的思考方式不同,而且兩種人依循完全不同的遊戲規則去玩。
人要有規劃,最好是規劃未來十年,因為一個人擁有掌握未來的力量。
Bodo要求他們自行設定十年後的自己,想做甚麼?想得到甚麼?
一個人今天的他是他過去十年的結果;如果他要十年後有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唯一方法是在未來十年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看法,改變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的一切一切。
首先是走出安樂窩(comfort zone)。每個人都有一個令他感到舒服又自在的地方,例如睡床,例如他玩遊戲時坐的梳化,例如他工作多年卻毫無寸進的地方。我亦曾在10年前離開過安樂窩,接受減薪1/4,由管理超過百多人的公司,轉去一家只管理15人的公司。原因留待將來有機會再說,但目的是要挑戰自己。
人要改變自己必先願意接受改變,迎接挑戰,留在安樂窩中只會浪費生命,磨滅鬥志。
其次是不斷提出問題。許多人害怕提出問題,是因為他們害怕面對問題,及害怕沒有能力解決問題,所以他們是刻意忽視問題,對問題視而不見,縱使發現了問題也不提出來,因為不提出來便不用面對、不用解決了。
即如他們一方面想變得有錢,另一方面卻不去學習投資,不學習新知識,不開拓新財源,只是坐著。
第三是面對問題時,不問為甚麼,而是問如何解決它。
追問為甚麼會跌入一個誰應負責、誰是誰非這個互相推卸責任的陷阱裏。反之,問如何解決它,表現出承擔問題的態度,亦顯示願意解決問題的勇氣。
第四是好奇心。一個人不只是關心對自己有些興趣的事,還對一些與自己沒關係的事產生好奇心,將引領他走向一個更大的可能世界裏,敢於做一些想也沒想過的事,從而邁向成功。
願意規劃自己代表一種責任,一種改變自己的責任。而願意是改變心態的第一步,遵從以上四方法是將改變自己的責任以具體的行為呈現出來。
說穿了,十年規劃實在是一個野心,一個讓你達成千萬富翁的野心計劃,而達成願望的方法就是帶著好奇心走出安樂窩,面對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文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