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2020
【零售發展】智慧零售新出路:智能販賣機比無人商店更有「錢」途?
紅極一時的無人商店,風光不到一年就要黯然退場,由「明日之星」淪落為「明日黃花」,頓時令零售業者在數碼轉型之路上不知何去何從。或許「智能販賣機」將會是2020年零售業發展的新出路。
為甚麼智能販賣機可以接棒無人商店,成為未來零售業趨勢呢?在全球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日減的大環境下,無人商店一度被視為解決零售業人力短缺的「靈丹妙藥」,可是最終因投入的成本與收益不符比例,令業者紛紛打退堂鼓。同樣是解決人手不足的智慧零售方案,智能販賣機卻比無人商店便宜得多。
一般來說,周邊社區起碼要有2,500個居民才可養活一間便利店,惟自動販賣機只需200人就可以支撐營運,成本僅為便利店的十分之一,令販賣機有利於進駐到各種小型分眾市場。以日本為例,全國開設了5.5萬間便利店,密度為全球第三高,僅排在韓國與台灣之後,但日本各處仍放置了480萬部自動販賣機,發售商品類型包羅萬有,除最常見的飲品外,還有現煮拉麵、生雞蛋等食品,以配合當區居民的生活需要。
受勞動人口降低的影響,自2019年 3 月起,日本7-11旗下10間直營店嘗試縮短營業時間。(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19年 2 月,日本一位7-11加盟店店主因請不到人,只好自己去輪通宵班。後來由於休息時間着實不夠,加上通宵時段的客人亦較少,於是店主決定把營業時間從24小時縮減至19小時,凌晨1時至6 時不開店。結果被日本7-11總部發現後,遭指控違約,要求賠償1,700萬日圓(約122萬港元)違約金。不過,此事也讓日本7-11高層開始反思,便利店營業時間是否有調整空間,之後便嘗試調整部分直營店的營業時間,看看效果如何。
除縮短營業時間外,其實亦可嘗試用智慧販賣機來減少通宵班的人力需求。2019年10月,台灣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宣布推出次世代的科技概念2號店,內裏設置了4種不同類型的智能販賣機,測試能否以販賣機替代通宵班的部分人手。
FamilyMart科技概念2號店以解決櫃台勞務為經營方針,透過引進智能販賣機,釋放店員在櫃台結帳的壓力和時間。(圖片來源:FamilyMart官網)
台灣的智能販賣機支援多種電子支付方式。以OK mart旗下的OKmini販賣機為例,提供悠遊卡、信用卡、LinePay、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支付選項。(圖片來源:OK mart官網)
事實上,便利店在通宵時段有大量清潔、補貨等工作需要店員處理,這也是無人便利店難以完全減省人力的主要原因。要真正善用新科技,不該只想著要徹底取代人力,而是要從簡化瑣碎而重複的工作流程入手,以釋放珍貴的人力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全家便利店希望引入智能販賣機後,鄰近的兩間便利店可以共用通宵班人手,店員只需專注於店面清潔和貨架補貨,櫃台收銀結帳則交由智慧販賣機來負責。
台灣7-11旗下的「智FUN機」採用「子母店」形式經營,一個店長可同時管理2個零售點(便利店門市、智能販賣機)。(圖片來源:7-11和善門市FB專頁)
傳統販賣機與智能販賣機的最大分野是,後者整合了IoT物聯網科技。機內會裝設各式感測器監察貨品狀況,如發現某項食品過期即會停止發售,避免顧客買到過期食物;又例如發現某項飲料售罄,便會自動通報中央控制室,提升補貨效率。積累足夠數據後,營運商便可利用演算法進行分析,得以彈性調整貨品項目,以增加銷售量。譬如說,從數據得知每逢周一都有固定數量顧客到販賣機買罐裝咖啡,便可在星期一舉行促銷活動,鼓勵消費者多買一、兩罐。
對零售業者而言,更重要的是智能販賣機可連結門市收銀機POS系統,讓店員可掌握第一手的營收和貨品狀況,再分析出不同門市、販賣機的熱賣商品,即時變動供貨數量和分布。近年,台灣便利店開始採用「子母店」營運模式,以門市為「母店」、販賣機為「子店」進行布局,在門市周邊街道擺放不同的智能販賣機,令零售網絡可延伸至整個社區。這些販賣機有如迷你便利店,以售賣飲品和食品為主,務求為社區居民提供更方便就腳的購物點。
此外,顧客到智能販賣機的購物過程中,會收到電子優惠券或點數,之後走到門市消費時,可享現金折扣或換購商品,以達到良性消費循環,而不是門市與販賣機之間的惡性競爭。
智能販賣機能否引領零售業界順利進入數碼轉型,還要視乎往後發展,惟成功關鍵始終在於能否回歸到初心:如何帶給用戶更好的使用體驗。無人商店經營者正因為忽略了這一點,結果令這項新科技落得「壽終正寢」的下場。
【你點睇?】政府擬立法規定所有的士須於車內安裝攝錄設備,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