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7/12/2021

應對海平面上升危機!韓國、馬爾代夫2022年爭建漂浮城市,打造零排放海上烏托邦!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方展策

    方展策

    少年時,曾研習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惜學無所成,僥倖畢業。成年後,誤打誤撞進入傳媒圈子,先後在印刷、電子、網絡媒體打滾,略有小成。中年後,修畢資訊科技碩士,眼界漸擴,決意投身初創企業,窺探不同科技領域。近年,積極鑽研數據分析與數碼策略,又涉足 Location Intelligence 開發項目;有時還會抽空執教鞭,既可向他人分享所學,亦可鞭策自己保持終身學習。

    智城物語

  世界氣象組織(WMO)近日確認,2020年6月在西伯利亞偵測到攝氏38度的高溫,創下北極圈有史以來最高溫的紀錄,似乎氣候變遷的警鐘經已敲響了!假如北極氣溫持續升高,冰原和冰川將會融化,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有可能被淹沒。有鑑於此,聯合國與韓國宣布將會在釜山興建「漂浮城市」(Floating City)原型,馬爾代夫亦有意在印度洋上建造大型漂浮城市,以應對水淹大地的風險。

 

逾1.1億人生活在海平面以下

 

  2019年,美國新澤西州科學組織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發表的科學研究指出,及至2050年,海平面上升對人類的影響將是之前預測的3倍,這可能會淹沒一些最重要的沿海城市,包括:中國上海、印度孟買、越南胡志明市等。事實上,全球已有逾1.1億人生活在海水漲潮線以下的地方,他們仍可安居樂業,歸功於當地政府大量投資於築建海堤等防洪設施,阻擋海水浸入。

 

  不過,海堤絕非萬試萬靈的解方。2005年,美國路易斯安娜州新奧爾良(New Orlean)遭受卡特里娜颶風(Hurricane Katrina)侵襲,防洪堤與其他防護設施均無法抵擋,致使80%的市區淪為水鄉澤國,造成2,000人死亡,約100萬人流離失所,成為美國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要抵禦颶風、洪水和海嘯等大型災害,由人造浮島組成的漂浮城市可能是更有效的解決方案。一直以來,為求爭取更多空間容納不斷膨漲的人口,城市不斷跟海洋爭地。新加坡有25%的用地從填海得來;東京有20%的土地建在人工島上;荷蘭則有大片土地是在北海填海造地而來。現在已有愈來愈多人開始認為,人類不應再跟海洋搏鬥,反而應學會與海洋和諧共處,這正是漂浮城市的設計理念——人類應對氣候變遷的同時,又不會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

 

釜山被選作首個漂浮城市試點

 

  2021年11月18日,聯合國人居署(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s Programme)、韓國釜山市政府與紐約非牟利組織Oceanix簽署歷史性合作協議,擬在釜山市海岸附近興建一座漂浮城市原型。目前釜山市人口約有340萬,釜山港為韓國最大港口,同樣面對著海平面上升的威脅,聯合國人居署認為這裡是漂浮城市的理想試驗地點。

 

  釜山漂浮城市被設想為一個浮在海上的防洪建築群,透過零排放閉環系統,能夠自給自足生產糧食與淡水,並由太陽能發電板為全城供電,塑造成一個永續的海上烏托邦,預計於2025年建成。

 

  其實早於2019年,倡導可持續發展的聯合國人居署召集全球知名建築師、設計師、學者與企業家,舉行了一場以永續城市為主題的圓桌會議,聚焦討論漂浮城市藍圖「Oceanix City」作為氣候變遷與經濟適用住房解決方案的可行性。這項提案是由丹麥建築師事務所BIG(Bjarke Ingels Group)、致力研究海上建築的Oceanix、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海洋工程科技研究中心(MIT Center for Ocean Engineering)三方共同提出,最終得到聯合國的支持。釜山漂浮城市正是Oceanix City落實興建的首個試點項目。

 

6個六邊形浮島組成漂浮城市

 

  構想中的Oceanix City由6個正六邊形的人工浮島組成,合計面積約為75萬平方米。每個浮島分別負責不同的公共用途,例如:醫療、教育、購物、文化中心等。城市最外圍部分建有對外連接的道路和自然保育林地;往內則是住宅區,房屋主要由木材和竹子築建而成,樓高4至7層,以免過高而造成太大風阻,影響市內空氣流通。預計整座漂浮城市可容納約10,000名居民。

 

  這座漂浮城市的底座由一種叫「Biorock」的生態岩石製成。這種岩石透過海中礦物經電解而生成,只要有電流流動,就會如珊瑚礁般增長;就算破損了,也會自動修復。隨著時間推移,Biorock建築結構會變得愈來愈堅固,材質硬度可達至混凝土的3倍,足以抵禦洪水、海嘯,或5級颶風。

 

  根據BIG的設計,Oceanix City將會是一個永續的人造生態系統,完全做到自給自足,實現水、食物、廢物、能源的循環流動。市內的的飲用水來主要有3個來源:一是從建築表面或屋頂收集雨水的系統,二是設於城市底部的海水淡化設施,三是透過太陽能電池板直接從空氣中提取水份。

 

在BIG建築師事務所的構想中,6個六邊形浮島將形成一個環形結構,圍繞著中央避風港,組成一座漂浮城市。理論上,無論是島嶼數目、還是城市規模,都可以無限增加。(圖片來源:Oceanix官網)

漂浮城市是浮在海面上的大型建築群,只需要透過纜繩定錨在海底。相比起傳統人工島,需要傾倒大量沙石到海床來填海造地,漂浮城市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圖片來源:Oceanix官網)

Oceanix漂浮城市的樓房採用木材與竹子作建築材料,以營造綠化的氛圍。(圖片來源:Oceanix官網)

 

養海產耕農地實現自給自足

 

  市內的中心位置會開闢約3,000平方米的農地,農作物以低耗水量的新型技術種植,用水量會比傳統農業大減90%;肥料則來自養殖魚類的排泄物和家居廚餘。城市底部還會開設海洋養殖場,養殖各式海產如海藻、牡蠣、貽貝、扇貝等。

 

  家居垃圾會通過管道進行分類回收。每袋垃圾的袋子均會附有感測器,記錄這些垃圾來自何處,並計算垃圾數量;換言之,垃圾徵費就像統計電費與水費般容易,藉此鼓勵市民減少浪費。至於污水,則會在藻類池中進行分解處理。

 

  全市電力供應來自風力發電機與屋頂太陽能發電板,電動車則會是主要交通工具,嚴禁燃油車進入市內。由此可見,Oceanix City的設計希望在各環節皆可達到自給自足的零污染標準。

 

  不過,構想中的理想設計與現實中的落實推行總有一段距離。Oceanix團隊表示,他們會跟韓國當地的建築設計師合作,因地制宜,對漂浮城市的規模與設計進行重新規劃。擬定好的施工計劃將於2022年4月的聯合國圓桌會議上發表,預計成本大概為2億美元(約15.6億港元)。

 

Oceanix漂浮城市的居民可以乘坐船隻,甚或飛天車來回每座浮島。(圖片來源:Oceanix官網)

Oceanix漂浮城市的中心地帶會闢作農地,讓居民自行耕種,實現糧食自給自足。(圖片來源:Oceanix官網)

Oceanix漂浮城市底部將會開闢為海洋養殖場,培養海藻、牡蠣、貽貝、扇貝等海產。(圖片來源:Oceanix官網)

 

馬爾代夫建漂浮城市救國民

 

  在釜山建造的漂浮城市,只是一個試驗性質項目,成功與否對當地人未必有太大影響。然而,對馬爾代夫來說,同樣擬於2022年啟動的漂浮城市計劃,卻是關乎生死存亡的救國大計。這個座落在印度洋、由25個環礁組成的島國,其土地平均海拔不到1米,可說是地球上地勢最低的國家。多項研究報告指出,按照目前海平面上升速度,到2050年馬爾代夫將會有接近80%的土地被海水淹沒,全國50萬人口的家園岌岌可危。

 

  2021年3月,馬爾代夫政府跟荷蘭設計工作室Dutch Docklands聯合發布「馬爾代夫漂浮城市」(Maldives Floating City,簡稱MFC)計劃,希望可以將部分人口遷移至MCF,免遭沒頂之災。這座漂浮城市的位置距離馬爾代夫首都馬累(Male)約10分鐘船程,預計面積約為200萬平方米,將會建有住宅區、商業區、學校、醫院及政府大樓。

 

  MFC結構有如六角形蜂窩狀的迷宮,設計靈感來自馬爾代夫珊瑚的獨特形狀。漂浮城市四周皆被環礁包圍著,形成一個潟湖格局——城市漂浮在湖中間,免受暴潮侵蝕沖刷。同時,MFC底部將會養殖珊瑚礁,作為屏障幫助穩定城市結構,抵擋風浪。

 

  能源供應方面,MFC會採用智慧電網方案實現供電,並會設置大型水冷系統,在環礁外吸取冷水,抽水通過管道,活化空調系統,幫助城市降溫。預計MFC計劃將於2022年施工興建,在5年內分階段完成。

 

  澳洲雪梨的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nd Peace)預測,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及至2050年將有逾10億人生活在無法承受海平面上升的國家。如此一來,未來30年內可能需要建造10,000個漂浮城市來安置這些人。寄望韓國釜山與馬爾代夫的漂浮城市均可在2022年順利動工,為生活於沿海城市的潛在氣候難民帶來一線曙光!

 

受到當地珊瑚(圖左)的獨特形狀啟發,馬爾代夫漂浮城市的布局採用蜂窩狀六角形結構。(圖片來源:Maldives Floating City官網)

馬爾代夫漂浮城市的外圍被環礁包圍著,造成潟湖效果,讓城市主體免受海浪影響,湖內海面亦變得風平浪靜。(圖片來源:Maldives Floating City官網)

馬爾代夫漂浮城市上的建築物主要是低層住宅房屋,居民出入的代步工具則是小型帆船。(圖片來源:Maldives Floating City官網)

 

Read More:大興土木未必好 韓國填海造島建智慧城市得個吉!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