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2014
以慈悲化解民怨和瞋心
香港的學運和社運,因佔中者的群眾集會,引發反佔中者日常生活不便而出現兩派對罵,社會出現撕裂,民怨沸騰,瞋心加劇,這難免令人對香港的前景擔憂。
其實任何運動,勝負的關鍵是民心,這個看法源自孟子。孟子重民,即是以民為重。孟子認為,只有「重民」才能將國家治好。重民思想強調民眾利益是政權穩固的根本。孟子甚至把他的「重民」想法,提升為其民本思想,主張以民眾的利益和民心的向背,作為政權存在的合法性根源。
在古代的君權社會,孟子已指出王位是為民眾利益而設,治理不好國家,帝王就要被推翻。孟子的名言是:「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這在古代而言,顯然是對「君權至上論」的批判,雖然今日中國已沒有帝王,但孟子這句話的現代意義則是,任何領導人,都要成為一個能問責的官員。
孟子重民的邏輯前提,應是他在《孟子・公孫丑上》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因「不忍人之心」而產生「惻隱之心」,這是施行「仁政」的價值取向。孟子更進一步有「保民而王」的主張,《孟子・梁惠王上》謂「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東漢經學家趙歧的注釋是:「保,安也;禦,止也。言安民則惠而黎民懷之,若此以王,無能止也」簡言之,若社會出現民怨,領導人首先要以關懷之心保民、安民,減少對立,化解瞋恨。
佛家宣揚的慈悲,也包括對治人的瞋心而起。瞋心包括了不喜歡、不滿意、發怒、驚惶和怨恨等特點。瞋心重的人,可說是完全的執著、無法放下,既傷精神又傷身體。若如佛典所言,瞋心發作時猶如自身在燃燒,相繼痛苦一併來,甚至會生惡口或動武,而對於任何事情所作的決定,常常犯錯,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瞋心的殺傷力相當大。佛法教人以慈悲對治瞋恚。而所謂「慈悲」,也應分為「慈」與「悲」兩個概念。「慈」在中國文字,《說文》謂「慈,愛也」,但佛家的慈,不只是「愛」那麼簡單,菩薩除了愛護眾生,還會給予眾生歡樂,才堪稱為「大慈」。至於老子,他的「三寶」,也是以「慈」列首位,而老子的「慈」,更含有公正、公平、公義,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不仁」就是一視同仁,行「慈」不可以偏私。
至於「悲」,中國文字的「悲」是形聲,從心,非聲,本義是哀傷或痛心。《說文》謂「悲,痛也」,但佛家的「悲」不只是痛,而是大悲,《大智度論》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悲」是無上的憐憫心。但無論是大慈,或是大悲,都需要有智慧明燈來引路。用一個簡單的比喻,如果大慈大悲是蛋黃,那麼供養營養給蛋黃的蛋白就是智慧。
所以佛家喜說悲智雙運,其實也應包括慈智雙運,通俗的說法,若慈悲是好心腸,則智慧便是好頭腦。當然這種智慧不是世間的有漏慧,而是出世間無漏慧的「般若」。沒有般若,便會「慈悲生禍害」,口中行「慈悲」而欠缺老子嚮往的公義,則香港的民怨和瞋心,只會繼續發酵。
【你點睇?】政府擬立法規定所有的士須於車內安裝攝錄設備,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